
黑天鵝
- 24 October 2011
- Uncategorized
纳西姆.塔雷伯(Nassim Taleb)的畅销书《黑天鹅》(The Black Swan)讲述这个世界其实是由许多原本被视为不可能的事件所形塑。很多我们事后孔明般认为理所当然的是事情,在事发前都被认为极不可能。
常识告诉我们天鹅都是白色的,所以也让我们很少意识到黑天鹅的存在。看来我们并没有质疑直觉(counter-intuitive)的天赋。
相对于2011年初的格局,世界政治局势出现超出一般想象的局面。这些变化都是无法逆转的和永久的,而且在未来重新定义整个世界。
没有人预料到中东会爆发阿拉伯之春。同样地,新加坡选举刮反风、伦敦骚乱、印度的反贪示威、智利的要求高教免费运动,到现在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利比亚强人卡达菲倒台、死亡,都是今年年初时始料未及的。
以后,当我们回过头来,2011年对世界史也许会像1968及1989年一样重要。1968年我们共同见证了反越战示威掀起的浪潮触发全球性的反建制运动。1989年东欧解体大概是上个世纪令人最意料之外的景观。
正如1968和1989年,既有的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也在2011年逐步崩解中,但新的世界秩序却仍未成形。
当我们无法预知黑天鹅是否即将莅临大马时,马来西亚展现着巨大且刺眼的经济、政治和人口结构矛盾。
在经济方面,有六成人口每月家庭收入少于3千令吉;而最底层的四成人口的家庭收入则少于1500令吉,其中原本应备受保障和优惠的土著却占了这个阶层的三分之二。
无可否认地,当经济稳定成长时,这群低收入群体仍可苟且生存。可是,一旦通膨突然在经济放缓时无预警地闯入,那将难以维持平衡。
在乡村地区,只要气候许可,许多村民都靠耕种农作物和饲养家禽来维持半自供自给的生活。但是住在城市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一旦碰到经济萧条时根本无路可退。
对一个成长缓慢、国力薄弱的国家来说,这是一项严峻的挑战。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我国的城市人口在2008年占了70.36巴仙,是1980年的35巴仙的一倍。
这将挑战执政党的正当性。对城市居民而言,他们可以轻易地接触面子书和其他社会媒体,资讯来源多元且不易被政府封锁控制的。每天在城里碰到到处炫耀财富的朋党,已侵蚀了巫统自称拥护马来人的基础。
巫统一再地在选举中生存下来全靠大规模的选区划分的不公与不均。65巴仙的席位都在乡村地区,例如,加埔区(Kapar)在今年第一季据称有 122,011名选民;而2008年大选时有104,185名选民,巫统席位平均选民人数则为49,429名选民(根据2008年大选数据)。
透过操纵选举制度,巫统扩大了犹如“定存”的选民群体,其中包括巫统成员、公务员、警卫部队、武装部队、联邦土地局垦殖民,及沙巴和砂拉越的土著。
事实上,巫统是个维护狭隘既得利益的政党。在2008年的全国大选中,共有1060万人登记成为选民,其中将近245万人没去投票。国阵拥有51.4巴仙的多数选票,反对党则获得48.6巴仙的选票。
根据选举委员会,共有1598万名公民在2011年8月已年满21岁。但截至今年6月,只有1227万人登记成为选民。换句话说,还有23巴仙或370万人还没有登记履行他们投票的义务。
黑天鹅有可能会出现在下届大选的初次投票的200万名选民中——130,000(估计数据),276,621(选委会数据)及851,260(选委会数据)人已分别在2008、2009和2010年登记。预计共有900,000新选民在2011年登记。
必须承认的是,通过有问题的登记制度登记的新选民肯定大有人在,例如正在进心中的漂白计划,将外籍劳工变成有选举资格的公民,并且集中在民联的边缘席位,那将对国阵十分有利。当年2004年回教党在丁加奴的经验就是一个实例。
不过,真正的选民可能还是远远超过幽灵选民的人数。
典型的新选民一般都是年轻的城市选民,而且马来人多于非马来人。马来西亚有50巴仙人口小于25岁,70巴仙小于40岁。这正是阿拉伯之春的人口特征。
显然,2012年财政预算案并未提及经济鸿沟的问题,也没有为40以下的年轻人提出任何远景。从政治层面来看,早前提出修订安全法令的建议,早已无法满足人民越来越殷切的盼望,以建立一个更民主的社会。
这些经济、政治和人口结构的矛盾,都有可能导致黑天鹅出现在马来西亚。
火箭报
Share this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 16 Sep 2023·
𝗪𝗵𝗮𝘁 𝗜 𝘂𝗻𝗱𝗲𝗿𝘀𝘁𝗮𝗻𝗱 𝗮𝗯𝗼𝘂𝘁 𝘁𝗵𝗲 𝗵𝗶𝗴𝗵𝗲𝗿 𝗽𝘂𝗿𝗽𝗼𝘀𝗲 𝗼𝗳 𝗵𝗮𝗹𝗮𝗹 𝗶𝗻𝗱𝘂𝘀𝘁𝗿𝘆

- 12 Sep 2023·
Green transition as a new investment opportunity
Join Us
Let’s build the next wave together
To all Malaysians who created the GE14 miracle, keep fighting. We will be back stro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