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罪案
- 29 October 2011
- Uncategorized
本周遇到的事,刚好环绕罪案的话题。
10月26日星期三在寰宇电视预录本周政论节目——《新闻多看点》,刚好主持人萧慧敏前一晚开车车镜遭砸碎抢劫,在中文媒体和面子书引起涟漪。10月24日在国会部长希山慕丁总结内政部预算案辩论时,与他一来一往问了几道问题。
萧慧敏被抢引起大家热切关注当然因为她是公共人物,但也证明了她本身的经历绝非个案,而是一再地显示出罪案状况普遍日益严重,经历过或者见证或者听说的,大家都满肚子气憋了很久。
社会现象的发生事出必有因。社会其实像人的身体,牵一发动全身。有时脚痛可能和脚没有直接的关系,可能是脊椎的神经线出了状况。因此,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一定能解决问题。脚痛当头痛医最终把好好的病人医坏。最怕途中遇到个牟利的药商,乱开贵药自肥。
涉及财物的罪案何以发生?我的解释很简单,劫匪第一次抢劫多少和社会贫富差距、失业、就业不足、工资过低等有关系,是经济结构的问题。劫匪第二次抢劫可以归因于第一次抢劫没有被抓,是警察效率的问题。
从2012年财政预算案看来,政府不管国际经济全面衰败的格局,闭门造车高喊明年经济成长5-6%;也忘了国际危机的根源是金融衍生产品危机,大谈在吉隆坡设立国际金融中心;也无视国际屋业行情逐渐泡沫化,继续畅谈屋业发展作为刺激国内需求的主要领域。
当经济政策不着边际、不切实际时,罪案累累无疑反映出社会生病了。我说社会生病不是道德化的说法。我说的是政策没有处理好问题的症结,没有照顾好需要照顾的事情。
我国6成人口家庭收入每月不超过3000令吉,4成收入不超过1500令吉。面对突然爆发的通货膨胀,生活吃不饱、饿不死成了共同的窘态。政府除了抄袭民联预算案关注6成人口的说法,并宣布每户获得500令吉津贴之外就毫无对策。
民联提出要推行最低工资、要通过产业提升和自动化减少依赖外劳、要奖励托儿服务鼓励中下层妇女就业以提高家庭整体收入,也提出要改善公共交通、房屋和公共医疗以便增加国内的可支配收入,最终要打破垄断、打破官商寻租活动进一步增加国人的可支配收入。
和部长希山在议会厅内的一问一答,只能说百般无奈。警察的预算案一年比一年高(2010年45亿、2011年57亿、2012年63亿)。但我们并没有具体感觉到更安全。
从警察的人员调派就能明白这个政府关注自己的“安全”,多于你和我和路人甲乙丙丁的安全。从2005年警察皇家委员会改革报告书至今,刑事调查组(调查罪案)和政治部(跟踪政治人物)的人员编制一样多;过时地针对马共而设置的普通行动部队(前野战部队)在森林里就有过万人的编制,城里做巡逻的则少之又少。
抢劫罪案频频发生,源自于资源分配结构与城市设计的困顿,以致人人时刻都成为了潜在的受害者,人们开始相互猜疑与互不信任,更不利于治安改善的问题。媒体偶有报导劫匪当场被公众处于“私刑”,一再凸现警察与政府职能的失灵,也不利于我们共同建设一个宜居的城市。
Share this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 22 Sep 2023·
Harmonising ESG practices

- 16 Sep 2023·
𝗪𝗵𝗮𝘁 𝗜 𝘂𝗻𝗱𝗲𝗿𝘀𝘁𝗮𝗻𝗱 𝗮𝗯𝗼𝘂𝘁 𝘁𝗵𝗲 𝗵𝗶𝗴𝗵𝗲𝗿 𝗽𝘂𝗿𝗽𝗼𝘀𝗲 𝗼𝗳 𝗵𝗮𝗹𝗮𝗹 𝗶𝗻𝗱𝘂𝘀𝘁𝗿𝘆
Join Us
Let’s build the next wave together
To all Malaysians who created the GE14 miracle, keep fighting. We will be back stro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