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纰漏年年过

原本应在国会辩论预算案之前向国会提呈的2010年度总稽查司报告,在延误足足两个星期后,在各界的引颈长盼中对外公布。之所以延期公布,根据总稽查司安比林的解释,国会自1982年以来,总稽查司报告必须经过内阁阅读后,才能对外公布。国会公共账目委员会主席阿兹米卡立的解释更理气直壮,是要让议员更专注辩论2012年财政预算案,如果政府提呈预算案后,议员就跟着收到审计报告,就会很容易让预算案的辩论失焦,不能专心辩论预算案。
上面两位高官的解释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不过,槟州升旗山国会议员刘镇东则质疑,政府延迟提呈报告是有意将2012年度财政预算案的“利好消息”跟2010年度总稽查司报告的“坏消息”,分开作出公布,以转移视线。另一些人更怀疑当局这种有违传统的作法,是否受到指示对报告内容作出某种程度的修饰,以配合政府转型及2012年预算案的利好气氛。所幸总稽查司安比林及时对外界拍胸保证说,总稽查署作为一个独立和专业的机构,绝不会在稽查时作任何“政治性”的考量。
报告是出来了,果然去年政府部门的财政管理水平比起前年是“提升”许多。2009年只有10个政府部门的财政管理达到“非常好”的水平,2010年已提升到17个。政府机构的表现也“令人鼓舞”,达到“非常好”水平的共有13个机构,相比2009年只有区区4个。惟“美中不足”的是,好多部门和机构的开销远超过拨款,以致造成“入不敷出”的现象仍然继续,一些政府机构以“高价”或“天价”购买物品的弊端仍然层出不穷。

其中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天然资源和环境部旗下的海洋公园局,竟然以高出市价177%至2805%的价格,购买包括打印机、液晶电视、彩色海洋雷达、海洋用途望远镜、博士能牌望远镜、手提VHF通讯机等多项产品。其中海洋用途望远镜市价只有8千255令吉,购价却5万6千350令吉,价差2805%;博士能牌望远镜原价2千827令吉,购价同样是5万千350令吉,价差1893%。
购价与市价相差如此离谱,有关负责采购的官员不可能完全不知情。明知所有采购项目和账目最终必须经过审计部门的审查,仍然有人胆大妄为,不可为而为之。由此可见,政府部门和官方机构内部,为了钱财而不惜“赴汤蹈火”的官员不在少数。
总稽查司报告虽然年复一年爆出一篓篓的纰漏和弊端,但就是鲜有听闻有谁必须对有关犯错负责及受到惩罚。照这样下去,10年、20年后,类似现象会继续发生,总稽查司报告将变成一种例行公事,一种人们茶馀饭后的无关痛痒话题。

《联合日报》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Harmonising ESG practices

In the 1970s, Milton Friedman talked about the purpose of a corporation. He argued that a corporation had only one purpose — to make profits for its shareholders. For ove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