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教运动的出路
- 3 March 2012
- Uncategorized
如果明天大选换了政府,华教工作者对新的政治格局做了多少思考和准备?
此时此刻的马来西亚,处在前所未有的巨变当中,没有人可以否定来届大选有换联邦政府的可能;就算换不成政府,国阵自1955年联邦自治邦选举以来、赖以生存的政治方程式,也因为外在条件的改变而难以延续,需要注入全新的思维。
我们的社会、特别是公民团体,是否能跳脱原有的巫统的思维框架,为新的马来西亚谋出路?
无论是政治工作者、商人、华教工作者都得问这样的问题:以电脑为比喻,换政府只是换个外观新版的同款产品,还是换个全新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如果要换的是操作系统,我们必须重新检视巫统的范式的缺陷,完全跳出原有的窠臼。
上星期与陈友信和黄进发向林连玉基金会的内部讨论会发表演说,让我感触良多。我在<华教运动,动或不动>一书和<华教2•0>一文,清楚表达我否定董教总当下主事者具有领导华教运动走出新路的可能。我对他们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当社会变迁的大浪潮冲击下,无法提出新论述、无法找到新路的组织,最终将被淘汰。曾庆豹于1996年的<华教运动,动或不动>一文早已做出如此论断。
由此,多少冀望林连玉基金会可以打破原有的思维框架。但至少有两点我认为需要检讨,第一,林连玉基金会不必耗费400余万建立纪念馆,生前节俭的林连玉先生若泉下有知、大概也不会同意,把手上筹到的款项转作出版、研究基金和图书馆吧。社会是靠理念改变的,不是靠盖大楼改变的。第二,我听说林连玉基金会以复制董教总的组织结构模式成立地方单位,觉得相关的负责人在思维上跳不出董教总的框框,浪费宝贵的时间。华教运动的前路在于跳出董教总的结构和格局,然后再完全跳出巫统的操作系统。
华教运动的未来不应该是华人的民族主义运动。我们的运动必须建立在语言权利民主化、教育民主化的基础上。我们不能做出“每一名华人都得支持华教,华人支持华教是天经地义的事,不支持华教是汉奸走狗"的假设。这是巫统的基因、巫统赖以生存的法宝,巫统的电脑操作系统。巫统的政治逻辑是同出一辙的:马来人必须大团结,团结在巫统的政治保护底下,不团结在巫统底下的就是意图不良、意图分裂马来民族。
华教运动的对手不是马来人,华教运动的对手是巫统。对于华教工作者最基本的政治常识要求是要明白压抑华教的不是马来人,而是巫统;巫统不代表马来人,或者说只代表一部分的马来人,其他的马来人都是华教运动可以也应该争取的对象。
华文教育运动,与反对稀土厂、维护苏丹街、争取干净选举,都是需要策略、连结、对话、争取参与者、争取年轻热情的志工、改变对手的思维。华教运动在诸多公民运动当中没有特权,没有“与生俱来"的支持者。
文章刊登于《星洲日报》言路版
Share this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 16 Sep 2023·
𝗪𝗵𝗮𝘁 𝗜 𝘂𝗻𝗱𝗲𝗿𝘀𝘁𝗮𝗻𝗱 𝗮𝗯𝗼𝘂𝘁 𝘁𝗵𝗲 𝗵𝗶𝗴𝗵𝗲𝗿 𝗽𝘂𝗿𝗽𝗼𝘀𝗲 𝗼𝗳 𝗵𝗮𝗹𝗮𝗹 𝗶𝗻𝗱𝘂𝘀𝘁𝗿𝘆

- 12 Sep 2023·
Green transition as a new investment opportunity
Join Us
Let’s build the next wave together
To all Malaysians who created the GE14 miracle, keep fighting. We will be back stro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