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东:把母语教育变成国家的资产

针对备受争议的莱纳斯关丹稀土厂计划,马青中委兼国阵青年团幕僚长符策勤形容,引入稀土厂计划是遭“殖民主义者愚弄”的决策。

符策勤昨晚是“国阵民联大比拼:拿出你的政策来!”论坛的问答环节中,如是受询表示。

当时,现场一名公众(右图)询问,莱纳斯稀土厂及柔佛东海岸边加兰石油发展计划引起当地人民反弹,甚至发动集会提出抗议。

“我想问的是,国阵这些计划上,考量的是经济或者是人民的感受?”

决策者遭殖民主义愚弄

符策勤回答时表明,他个人反对关丹稀土厂计划。

“将稀土厂放在关丹,是殖民主义者愚弄第三世界愚蠢决策者(的做法)。”

稀土厂由国际贸易及工业部从澳洲引入关丹,原子能执照局也在日前批准临时营运执照。

他透露,大家需了解的国际稀土开采工业的背景,美国与澳洲皆有稀 土原料,但它们并不开采,反之中国为全球供应95%稀土的国家。

这名公众与符策勤的这番话,同样令台下公众拍掌叫好。

证明太阳能厂有害就关

不过,符策勤(左图)话锋一转,矛头指向民联槟城政府。他说,德国博世公司槟州峇都加湾兴建太阳能制造厂,也引发污染争议。

他指出,尽管太阳能感觉很清洁,但其提炼过程被指会污染河水与食水,甚至对人体有害。

他冀望,如果证实此事属实,民联也应考虑关掉这家公司。

符策勤于1994年加入马华,99年中选为马青总团代表。他在2001年着写《左眼右眼看华人》。

其他主讲人分别是民青团总秘书刘华才、升旗山国会议员兼民主行动党中委刘镇东,以及峇都区国会议员兼公正党副主席蔡添强。

若争取有望大选前关厂

蔡添强也回应莱纳斯稀土厂议题表示,首相纳吉最近都非常听民联的话,包括在民联反对公务员薪金制度后,也跟着宣布把它取消。

蔡添强乐观的说,相信大家加把劲施压下,稀土厂计划甚至有望在大选前宣布撤销。

这项由甲华堂青年团在第12届全国大选后举办的系列公民论坛活动,昨晚在甲州培风中学怀萱进行。主持人为甲华堂青年团团长柯新庆。

共有12个单位参与举办昨天的论坛,包括《当今大马》、《独立新闻在线》、甲董联会、林连玉基金甲联委会、老友联谊会、青运甲分会、惠安青、晨钟青及吴氏青。

国阵缺乏咨询学生受害

另一方面,朝野双方辩论双方的教育政策上,也有一番精彩的唇枪舌剑。

蔡添强(右图)认为,从政者不应该不理会民意,擅自插手教育政策。

他举例说,教育部的一些政策如宏愿学校、英化数理等,都是在缺乏咨询下推行,最后令孩子受害。

“民联若是执政,会加强咨询的工作,包括与董教总联系等,即使执行也会先局部执行,看到成效后才全面执行。”

刘华才则反驳说,一个国家的成败胥视教育,因此须从全面性来探讨及检讨教育,政府也咨询了专家及智囊团的意见,并考量市场需求才推行。

马哈迪独决定数理英化

此外,刘镇东跟现场公众分享前首相马哈迪推行英化数理的小故事。

他说,马哈迪在2002年时退休前,原本想要恢复英语学校,遇阻后才改为英化数理政策。

“当时就有巫统党员问,若老师英语好数理不好,或数理好英语不好,怎么办?”

“马哈迪在巫统大会上答说,不用紧,我们就用放映机与软件,让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英语与数理。”

“马哈迪在2003年财政预算案里,规划在5年内拨出50亿令吉推行,然而第1年就用了30亿令吉,来买荧幕与放映机。”

为此,刘镇东强调,决策权力不能集中在一个人手上,需尊重全国各地对教育的需求,同时应该摆脱单语民族主义。

海外唯一拥纯华文学校

符策勤也从海外局势来点评本地华教发展,他说,散布在中港台以外的海外华人有3600万人口,大马占了640万人或12%。

他续说,大马是唯一从幼儿园至高等教育学府,都设有纯华文教育学府的国家。

“新加坡哪怕是一个拥有74%华裔人口的国家,也没有纯华小。”

刘华才也强调,政府拥有保留母语教育的决心,同时也关注独中。

他举例,政府拨款给华小,废除1961年教育法令所允许教长废除华淡小等。

怎可说政府不注重独中 

“是的,我们至今没有承认独中文凭,但我们不曾忽略独中的发展,我们以开放式态度来看独中的发展。”

“我们也拨款给独中,(落实)以地养校制度;第2,我们在发出100令吉给学生方面,也包括给独中生。”

“所以,你怎可说国阵政府不注重我们的独中发展,高等教育基金拨款也开放给独中生申请。”

刘镇东调侃说,刘华才与符策勤的想法落伍了40年。

母语教育应成国家资产

“两位(的想法)好像在70年代的时候,当时在印尼、全东南亚学华文是要杀头的,那时的大马真的很好。”

“308大选后,连民联都可以固定派钱给独中、华淡小及教会学校及宗教学校,我觉得我们应该去到另一个层次,就是探讨把母语教育变成国家的资产。”

刘镇东(右图)认为,中央政府应该将有关教育的政权下放给方,甚至可让各州或地方决定本身的教育措施。

“届时,马来西亚将会是一个不一样的国家,华人可学淡米尔文,印度人可以学华文,马来人可以讲华语。”

暗示政府承认统考文凭

符策勤也暗示政府或会承认统考文凭。他说,“关于独中统考文凭的承认,我们有最新的一个消息是,慕尤丁最近进行着教改,我们希望会有改变。”

蔡添强重申,搞政治的手不应该碰教育,教育更不是像首相纳吉般在大选前喊出“我帮你、你帮我”的话,便可以搞好。

他建议,是否要承认统考文凭或其他的学术文凭,应该交由一个学术鉴定委员会来负责。

因误解马大列百强大学

在辩论政府大学的国际排位时,刘镇东说,马大2006年因被误会拥有45%的国际学生,因此才会被列百强内,当时校内45%的华印裔学生被当成中国与印度学生,马大被误为够国际化。

“大学好不好,取决于有没有顶尖级大师学者,有没有影响世界的一流文献,有没有好的学生?”

“这与政治有关,50年代时全世界最好的大学是仰光大学,但进入60年代东南亚最好的大学是马大。”

“政治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今天在在大学做管理的竟然升为教授。别的大学要升为教授,你必须有出版、见地及影响力,大师才能做教授。”

教授升等不只是看管理

“70年代以前的马大,是学生自己管学生的,包括药房、食堂、会所 、巴士等。但今天管学生的人可以因为管学生而升为教授,他们不需写论文。”

曾在工艺大学执教的刘华才(右图)讥讽说,刘镇东不曾在大学教书,因此不清大学的情况。

他反驳说,“要升为教授,考量5项因素,包括文献、教学、研究、咨询及管理,而不是只有管理而已。”

他透露,大马的副教授约占大学师资60%,而教授级师资就才5.3%。

《当今大马》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Ending low pay

The Malaysian economy is at a crossroads. Indeed, Malaysia as a nation is at a crossroads.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Malaysian economy is the presence of a hug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