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唱不完的告别曲
- 24 June 2012
- Uncategorized
那是个马来西亚政治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个周末—— 2002年6月22日(星期六)和6月23日(星期日)。
2002年6月22日,首相马哈迪医生在总结巫统大会辩论时,突如其来宣布退休。在电视荧幕前,举国人民看到戏剧性的眼泪、呼叫、震惊。
次日早上6月23日,伊斯兰党主席法兹诺突然辞世。数十万名党员和支持者赶往他在吉打的家乡向这位改革、重建伊斯兰党的领袖告别。
马哈迪下台和法兹诺辞世,改变了马来西亚政治的格局。时光飞逝,这竟然已是10年前的往事。然而,旧的没有消逝,新路像遭烟霾遮掩而未能看清。
其实,自从1998年革除安华以来,马哈迪的政治地位每况愈下。尽管赢得1999年大选,但从1998年9月安华事件到2000年鲁乃补选的两年间,国阵、巫统、马哈迪都是在风雨中飘摇,支持率一直下降。2000年11月29日更在补选中输掉当时不可能输掉的吉打多元种族选区鲁乃。
犹记得2000年12月马哈迪在巫统党内、甚至高层,已经被公认为政治负资产。
但是,在911事件以后美国等西方国家态度改变和在野党之间不团结等因素,马哈迪竟然以过人的毅力、专制的手段,重新掌控局面。
2001年4月,安华阵营的多名主要动员操盘手突然遭到内部安全法令逮捕而失去动员能力。财政部长达因据说被迫辞职,马哈迪把所有经济管理不当的事件,归咎于达因一人,但马哈迪实际上也自己掌管财政部。
2001年9月22日,民主行动党因为回教国议题退出替代阵线,让多元种族联盟赢取政权取代国阵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9月29日,马哈迪在民政党大会宣布马来西亚现在已经是回教国,让伊斯兰党阵脚大乱。
911对美国的袭击和政治冲击,让西方国家突然把马哈迪从独裁者变成美国寻求世界稳定的伙伴。
因此,马哈迪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恢复支持和影响力。到了2002年中,马哈迪的政治声望比一年前好得多。当中有他的权谋,也有天时地利。
马哈迪清楚只要他还在位,巫统会在选举中遭到马来人的唾弃。唯有他退休才能保住巫统。而法兹诺的辞世,也导致伊斯兰党走回老路,在2004年大选中失去法兹诺辛苦建立的城市马来人中间选民的支持。
2004年大选首相阿都拉以64%选票和91%的国会议席大胜,其实很大程度上受到2002年6月的周末马哈迪的抉择和法兹诺的生命结束的影响。
只是,十年了,旧的还没去,新路还看不清,马哈迪的告别曲竟然唱不完。
本文刊登在《星洲日报》言路版
Share this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 12 May 2023·
A new era of ‘Look East’ would boost both Japan and Malaysia

- 1 May 2023·
Critical Shifts Needed in Malaysia’s Economic Thinking
Join Us
Let’s build the next wave together
To all Malaysians who created the GE14 miracle, keep fighting. We will be back stro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