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东揶揄邓章耀论述“反智”

针对槟城国阵归咎槟政府管理交通不当,同时指巴士服务已不管用,并承诺落实其他公共交通系统现如单轨火车,升旗山国会议员刘镇东批评,有关说法相当反智。

“邓章耀说,槟州政府现今的交通管理不好。他说巴士不行了,要做单轨火车,显示国阵在交通课题上的讨论很反智。”

他昨天在2012槟城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举行的“大马政治改革:小市民的出路”讲座如此分析。另一名主讲人是槟州行动党主席曹观友,吸引近60名公众出席。

州政府没交通政策工具

NONE刘镇东表示,问题根源要回归到中央与州政府的关系及权限,比如前者的财政预算案共高达2500亿,同时掌控了大桥、渡轮与巴士服务;反观,槟州政府的预算案只区区9亿令吉。

“槟政府根本没任何政策工具,否则,交通问题的责任自然可归我们。”

“当我们比拼政策时,要先把整个政策交代清楚,包括谁管什么,什么项目要现在去做及谁去做?比如巴士属中央权限,槟政府献议拨款1000万令吉在上下班时间提供免费巴士,但他们有钱都不收,可能怕我们在政治上太红(受欢迎)。”

他也提醒,国阵其实早在2006年承诺推行单轨火车,唯在308败选后搁置不谈,如今竟莫名其妙地重新挑起。

邓章耀日前表示,国阵将在竞选宣言中推行新的交通系统概念。他认为,加宽与增建道路的做法已不管用,唯有策划一套全新的公共交通系统,如单轨火车才能解决问题。

中央费时侵蚀地方权限

NONE刘镇东表示,经济跟政治分不开,但我国谈政治通常只谈选举,未同时分析两者。由于鲜少理性分析政策,偶尔谈到最后变得很反智。

“政治也要谈政策面。否则,谈不到问题的根本。”

他举例,房价飙高或有国际因素,但也要认清政府调整产业增值税带来的冲击,惟有把政策谈清楚,社会才能进步。

“可 惜,我们的政府浪费很多时间在思考,如何吃掉地方政府的权限。比如马哈迪的私营化政策分成三个阶段,从承建、运营及转交(BOT)模式,到中央集权侵蚀地 方事务后瓜分给朋党经营,再到2000年后的分执照模式。雪州水供现在就面对这个问题,民联执政全国的话,则要面对赛莫达。”

思考经济结构改革警队

刘镇东表示,行动党一向注重政策辩论,2007年备战时专注的几个课题,包括罪案。虽然,罪案至今依然是重要议题,唯很少全面谈论。

“罪案发生通常有两个层面,第一次犯法或许是因贫富悬殊或妒忌,第二次则是因为第一次没被抓。”

他说,我国贫富差距在全亚洲排名第二,由于资源分配及编排警队人手涉及到政策,我国需重新思考现有的经济结构及改革警队。

他说,民联注重的是就业、收入和成长。他提醒,我国长期藉着压低汇率、工资与福利的出口经济,与全球局势密切挂钩,如果欧美依然维持8%至10%的失业率,买不起我们的货品则会对我国经济带来冲击。

分钱不改革制度没失望

针对国阵与民联竞相派钱,他说,收入低于1500令吉的民众领钱后一定在国内消费,因此中央分发500令吉后,确实一度令国内经济有起色。

“最厉害分钱的是巴西。你知道贫富有差距,但制度改革耗时很长,所以短期就先派钱。但如果纯粹派钱而没制度改革,这个国家就没希望。”

他也认为,最低薪金誓在必行,唯不能单独执行,如要给予中小型企业税务奖掖等扶助,同时提高生产力、技术与薪金,停止依赖非技术外劳。

“最低工资对小型商家可能辛苦,但不做的话,社会危机很大。如果一半人口过得不好,其余也好不了,贫富悬殊要承担罪案风险。”

此外,他说,政府要改善医疗服务、公共交通、教育及房屋,以提高可支配收入。

与民众脱节政策将失败

NONE曹观友则表示,如何处理经济政治学将决定小市民的生活,但决策者往往只从上而下地落实政策,忽略了由下而上的考量。

“比如邓章耀说要自由港,但人民要不要才重要。而且,40年前社会结构跟目前是否依然一样,民众是否只要买便宜香烟?如果三餐不能被满足,又如何关注文艺与科技发展?”

他说,全球各国的天然资源等条件不一样,但当有者成为先进国之际,有者却被抛在后头显示政策管理的关键性。

“人民的需求也不一样,政府需要懂得管理。如果决策者的期许与民间脱节,推出的政策难免失败收场。”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Harmonising ESG practices

In the 1970s, Milton Friedman talked about the purpose of a corporation. He argued that a corporation had only one purpose — to make profits for its shareholders. For ove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