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阵可能败选的结构性因素

备受瞩目的全国大选逼近,许多对国阵政权不利的结构性因素早已在社会酝酿甚久,大量年轻人的人口结构、高度城市化、网络渗透率显著提升,包括国阵政权执政过久,都成为左右下届大选成绩的变数。尽管国阵迟迟举棋不定,不过马来西亚宪法规定国会最迟在2013年4月28日解散,进行第13届全国大选。届时国人和国际社会都可能需准备好面对自1957年独立以来,第一次的政权更迭。

如果按照2008年308大选成绩来看,国阵政府确实看似占了上风,在下议院的222席中赢走了其中的140席,而民联政府只成功攻下剩余的82席。可是,如果细看这两个政党联盟的实际差距,其实双方相去不远。国阵政府实际上仅赢得了51.4%的选票,而民联三党则占去了48.6%。换句话说,在790万 的有效选票中,国阵和民联实际上仅仅相差313,509张选票。

迄今为止,连合13个政党的国阵政府,仍以维持现状和强调过去的成就作为争取选民支持的主要策略。反观,民联政府则主张积极的政策改变才能提升国家整体的执政素质。值得注意的是,维持现状的保守策略基本上未必足以回应目前已逐渐在马来西亚成形的阿拉伯之春的人口结构的转变。

截至2012年6月底,一共有1290万名选民,其中250万、近20%的首投族,将会主宰来届大选的成绩。年轻人和都市人口也将会成为另一关键力量。目前,48%马来西亚人民位于25岁以下,70%人口为40岁以下。以巫统为首的国阵政府仍然相当依赖乡村的票源,如今70%马来西亚人多居住在城市地区,相较于1957年的11%和1980年的35%,城市人口大幅度增加。

这些年轻和都市的人口都高度使用网络。马来西亚有1750万名网络用户当中,网络渗透率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61.7%。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是其中使用面子书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共有1千200万名用户,全球排第19位。网际网络的普及提供人们寻找替代资讯的另一种可能,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国阵政府一直以来试图透过各种方式,如分发执照、电检制度、党政拥有权等来管控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除了北韩、中国和越南等非民选制的共产国家外,马来西亚的国阵政府是全世界自1955年以来执政最久的政体。实际上,国阵政府促成的种族政治、贪污腐败、族群内部的经济不平等问题,不只是边缘了非马来选民,同时也失去了马来选民。这可以从2008年选举结果看出有显著的马来选民对国阵政府失去信心而转投反对力量。

近年来,这种反对国阵政府的声音不减反增。沙巴州的卡达山-杜顺-姆鲁族高调批评该政府处理非法公民权弊案,认为这是巫统为了巩固执政权力的策略。另外,巫统企图透过党政媒体——马来西亚前锋报,以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土权组织来挽留已逐渐缩小的马来选民支持。不过,巫统越是明目张胆地展现出种族本位,就越是难以保住中间选民的支持。

如今,马来西亚人民其实更期待的是看见更宏观全面的经济平等政策,以及建立一个开放民主廉洁的政府。不过,首相纳吉目前仍然只是透过各种微观的赢票策略来巩固支持,例如针对特定群体派发小额现款。臃肿呆滞的国政政权其实也在制造自己的敌人,同时民联政府也在这几年中开始累积了执政的实战经验和成果,让选民看见了另一种选择的可能。

按目前情况来看,那些有利于国阵在来届大选胜算的因素仍未出现,而社会已酝酿以上种种改朝换代的结构性因素,而且这意愿越来越强烈。或许这将会是马来西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替换旧政府的契机。

编按:此为原文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Harmonising ESG practices

In the 1970s, Milton Friedman talked about the purpose of a corporation. He argued that a corporation had only one purpose — to make profits for its shareholders. For ove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