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转折的巨人

今天的印尼是崛起中的大国。这个国度之所以崛起,因为在1998年推倒了苏哈多的独裁统治,也因为在如此重大的转折处,偶然登场的哈比比没有辜负历史,为新的印尼奠定了制度基石。

哈比比自称没有想过要从政的人,在极其偶然的情况下,临危接过总统大位,在关键的时刻,挽救一个大国免于衰败,扭转无数人的命运。

19岁到德国生活了二十余年后,于1974年起往返德国与印尼之间,1978年正式回到印尼领导宇航业发展。他热爱造飞机,但在一个穷国,他造的飞机,是否真的划算,一直受到争议。哈比比以技术官僚的身份在苏哈多总统治下当部长。

1998年1月成为苏哈多钦点的副总统。亚洲金融风暴从1997年7月2日在泰国引爆,9月严重蔓延到印尼,10月以后因为政府处理银行挤提不当而更是哀鸿遍地。苏哈多选一个被视为耗费公帑造飞机的科学怪人,多少侵蚀本来就剩余不多的政治支持。

1998年5月20日苏哈多下台,结束32年的统治。苏哈多有意要逼哈比比一起下台却被后者拒绝。哈比比是在苏哈多女婿巴伯沃控制的特种部队从各地挥军进雅加达城企图政变的阴影下上台。

作为苏哈多政权的一员大将,没有人看好他会推动民主化。他完成了政治民主化:释放政治犯、解除报禁、解除党禁、总统只任两届限制,促成1999年民主选举。他也推动所谓的“大震荡”地方分权,一次过把非常集权的政体改成高度分权。尽管遭到军方的反对,他推动东帝汶公投,了结25年的历史错误。

在族群关系上,虽然大部分印尼华裔更为记得哈比比之后的阿都拉曼华希的贡献,但哈比比也在扭转歧视华裔政策方面展现巨大的勇气。

1999年10月,哈比比向国会提呈施政报告,执政集团议员倒戈不予通过。他决定不寻求连任,促成印尼历史上第一次和平的政权转移。

当了16个月的总统,不算长,也并不见得没有瑕疵。但没有哈比比,换作另一人,印尼可能就不是今天崛起中的强国。

个子不高的哈比比,在亚洲历史上,算得上是巨人。

出席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与槟城研究院接待印尼前总统哈比比的私人晚宴后,回来思绪久久不能自已。母校澳洲国立大学是印尼研究的重镇,我算是熟悉印尼当代史。在如此近的距离,听着哈比比娓娓道来,上了一堂毕生难忘,关于生命、权力和历史的课。

马来西亚处于历史转折中,执政党里是否会出现像缅甸总统吴登盛、南非释放曼德拉的白人总统德克勒、或者印尼的哈比比,在转折的关键时刻,成为历史推手、结束旧政权、创造新的社会。

我们在转折的旅途上,一次又一次的折翼。1981年马哈迪上台、1982年大选,改革的调子是主调,惘然了。安华于1993年出任副首相,当时年轻的马来中产阶级在等着马哈迪告老还乡,新首相给马来西亚新的可能。新的被关到铁牢了,旧的一直没有结束。

如果2003年上台的阿都拉有哈比比的历史感,在关键时刻做对得起历史的抉择,十年下来,马来西亚肯定不一样。

时间没有为我们停留。夜阑人静时细想,1997年经济风暴,是15年前的事。1998年烈火莫息,是14年前的事。

马来西亚还在等待。

备注:此为原文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Harmonising ESG practices

In the 1970s, Milton Friedman talked about the purpose of a corporation. He argued that a corporation had only one purpose — to make profits for its shareholders. For ove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