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线对阵线

我代表民联参选的居銮之役,看来是本届大选其中一场新闻看点和评论较多的战区之一,本文希望从居銮窥看全国选情。

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于3月30日宣布我竞选居銮国会选区时,特别强调民联是以“政府对政府、阵线对针线、政策对政策”的规格看待居銮之役。

我们是以准执政党的格局,加上我身为民联政策委员会成员的全国视野,与参与槟州执政团队的经验,提出我们对全国、柔州和居銮的政见。

其实不只居銮,本届大选的全国的抉择,就是在已知的现政府与未来的新政府之间做出选择。国阵代表着维持现状,民联代表着新的思维、新的可能。

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阵线对阵线”。国阵政府在过去5年来,通过各种途径希望摧毁民主行动党、人民公正党和伊斯兰党组成的民联。政治上,国阵通过媒体不断放大伊斯兰党与行动党的分歧;而社团注册官也一直以各种理由不处理民联注册成为正式联盟的申请。

过去的选举,国阵是“唯一可以都被各族人民勉强接受的选择”,靠的不是本身的政绩,而是民主行动党与伊斯兰党的矛盾来不断胜选。简单来说,就是巫裔不投行动党,华印裔不支持伊斯兰党。

从提名以后,马华总部准备的报章广告和布条,就能看出国阵的思维停留在1999年大选。提名前夕,社团注册官近乎不让民主行动党使用火箭标志参选,行动党中委会决议在半岛使用伊斯兰党的月亮党徽,在沙、砂使用公正党党徽参选,可以看出选民已经超越了过去的思维框架。

国阵“投给行动党的一票是投给伊斯兰党的一票”的论述,在投给马华等于投给土权和巫统右翼的对比之下,显得无比苍白。

国阵除了“动乱牌”、“回教国牌”、“服务牌”、“乡情牌”等以外,没有其他的新论述,更让人觉得本届大选是新时代取代旧时代的风潮。

在居銮乃至柔佛全州的多元族群选区的竞争,可以说是30%之争: 国阵是否可以发挥政治联盟的力量,赢取30% 的非马来人选票,或者民联是否可以发挥政治联盟的力量,赢取至少30%的马来选票。

在“政策对政策”的思维框架之下,民联提出政治制度改革,重新思考政府的职能,处理贫富差距、朋党关系和贪腐问题,以及新的族群共赢关系。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Harmonising ESG practices

In the 1970s, Milton Friedman talked about the purpose of a corporation. He argued that a corporation had only one purpose — to make profits for its shareholders. For ove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