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30年的马来西亚
- 27 September 2013
- Uncategorized
拉长视界,放眼2030年的可能,来讨论2013年的问题,将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
2003年10月上台的阿都拉与2009年4月上台的纳吉,都错过了改革马来西亚经济与政治的机会之窗。2020年也不过是南柯一梦。505以后,思考马来西亚的未来不能靠国阵;而民联与民间的思考,则需要更长远的视界。
2030年,除非有大型战争,否则,可以相当肯定的,马来西亚的人口,与世界人口的趋势一样,会越来越多。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的平均寿命增加,乐龄人口的比例也会提高。
人口的增加,对于住房、公共交通、水供、能源、医疗、教育的需求,都需要我们去认真思考。
国阵政府目前对于水供和能源的处理,都是在拼命增建设施,美其名满足可能的需求,实际上是为了满足朋党靠公共工程找吃的需要。增加水供与能源的供应导向模式,在人口不断增长、需求毫无节制的情况下,永远不会有终点。然而,水、能源和其他天然资源其实都是有限的。
从长远的角度思考,“需求管理”(demand management)才是正途。就如雪隆区水供问题,不断开拓新的水资源,如引导彭亨河水及增加水坝,真正得益的是和中央政府相关的工程承包商。有远见的政府,应该要把雪州平均35%的无收益水(因为水管破旧或者偷水浪费掉的干净水资源)降低到槟城的平均15%;也应该通过各种方式节水。
到2030年,全球气候暖化的问题看来会越来越严重,全球都得正视和尝试减少资源的浪费,特别要减少排碳。电能的处理也要从需求管理的角度出发。
马来西亚的交通和城市规划,如果没有重新思考,到时候其实不需要再建路,因为如果按现在的私人汽车增长率,所有的大道都会塞满汽车成为露天停车场。
按照现有发展商与地产商主导不断往郊外扩大城市的边界,一旦国际油价上涨一倍,国家和市民都无法承担以私人汽车为基础交通/汽油开销。
马来西亚过去的发展模式,集中在吉隆坡,忽略了其他的州属的发展,特别是沙巴和砂拉越。以私人汽车为基础的南北大道的开发,降低了对火车的使用与长远策略思考,也导致很多本来通过火车连接的城镇之没落。
乐龄人口的增加,对于医疗服务的素质、价格等,都需要重新思考。未来的经济也需要靠教育与研究来支撑。
从2030年来检视2013年,还有很多的思维需要打破和重建,国阵和纳吉政府并没有这样的准备。什么“土著经济议程”等其实是1970年的议程,与未来没有关系。民联和民间需要超越,需要为未来的马来西亚作准备。
Share this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 22 Sep 2023·
Harmonising ESG practices

- 16 Sep 2023·
𝗪𝗵𝗮𝘁 𝗜 𝘂𝗻𝗱𝗲𝗿𝘀𝘁𝗮𝗻𝗱 𝗮𝗯𝗼𝘂𝘁 𝘁𝗵𝗲 𝗵𝗶𝗴𝗵𝗲𝗿 𝗽𝘂𝗿𝗽𝗼𝘀𝗲 𝗼𝗳 𝗵𝗮𝗹𝗮𝗹 𝗶𝗻𝗱𝘂𝘀𝘁𝗿𝘆
Join Us
Let’s build the next wave together
To all Malaysians who created the GE14 miracle, keep fighting. We will be back stro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