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君一席话

LCT0001换言之,(前)首相的祖父差一点当上回教党主席。当然,那是个完全不同的年代,回教党是由巫统的宗教司派系成立,创党会议更是在巫统的党所内举行。

开斋节第三日出席一位马来朋友的开放门户活动时,巧遇槟州元首敦阿都拉曼阿巴斯莅临。自我于2008年3月中选以来,多次在官方场合与州元首阁下有过点头之交,但意外之下的午后茶叙,听他娓娓道来政治掌故二三事,颇有意外收获的感觉。

我国的原马来州属有马来统治者,而槟州曾是海峡殖民地,与马六甲、沙巴、砂拉越一样,由州元首担当立宪制度下的象征性州长一职。敦阿都拉曼自 2001年5月1日起担任槟州第七任元首。前面六任元首中,除了第六任敦韩丹为槟州土生土长之外,其余均为外州退休公务员高官或巫统领袖。有趣的是,首任元首拉惹悟达是雪州皇室成员,也是当红部落客拉惹佩特拉的祖父。

与很多早年的巫统领袖一样,元首阁下曾是一名老师,为马来亚大学文学士。

知道敦阿都拉曼曾是巫统党要,只是不知道他与首相阿都拉的家族关系匪浅、源远流长。

敦阿都拉曼与首相阿都拉是甲抛巴底的同乡。阿都拉乃父阿末于1977年任内辞世,本来担任公务员高官的阿都拉辞职从政,递补父亲遗留的甲抛巴底巫统区部主席一职,并于1978年中选该区国会议席。而阿末留下的柏淡州议席则由敦阿都拉曼披甲上阵,从此踏上政途,直至1995年大选没有上阵为止。期间,敦阿都拉曼担任过多个行政议员的职务,并曾三度出任代首长,也曾担任巫统槟州秘书,受委州元首前是巫统槟州财政。

Dil1我曾研究回教党,得知(时任)首相阿都拉的祖父阿都拉依布拉欣和父亲阿末是回教党1951年创党时举足轻重的人物。前者是德高望重的宗教司,并曾领导巫统宗教局,回教党1951年在威省举行的成立会议上,阿都拉依布拉欣是两名主席候选人之一。换言之,(前)首相的祖父差一点当上回教党主席。当然,那是个完全不同的年代,回教党是由巫统的宗教司派系成立,创党会议更是在巫统的党所内举行。

我早前的论文和文章中,提及上述渊源时,也提到回教党成立时的总部设在甲抛巴底。后来路过亚罗士打,发现原来吉打也有一个Kepala Batas,于是有些心虚,一直想求证。没想到元首阁下自己“招供”,说回教党的第一个总部,正是设在首相阿都拉的故乡。

巧遇州元首时,我刚在英文《马来西亚内幕人》,发表关于巫统权争逼宫的文章,提到一个算是历史注脚的人物。话说1978年巫统党选,当年的首相兼巫统主席胡申翁是个过渡性的人物,没有太多的领导力,身旁的副首相马哈迪很有野心,只是不便在当年还算含蓄的巫统政治氛围中表达。马哈迪于是在1978年党选中,唆使苏莱曼巴勒斯坦(Sulaiman Palestine)挑战胡申翁,成为历史上巫统主席大位第一役,居然还拿了四分之一的选票,为胡申翁 1981年党选不再蝉联留下伏笔。

也是在茶叙间,元首阁下无意之间提到苏莱曼巴勒斯坦,说“(巫统里)每个人都知道”后者是马哈迪给胡申翁好看的棋子。元首还点出原来此君曾任槟州立法议会议长,1969年的“再转变”中输了席位。苏莱曼也是国会反对党领袖安华的叔辈,1997年出版的《安华不能成为首相的50个理由》开卷第一章竟然以所谓苏莱曼 “马哈迪不宜让安华继位”的“遗言”(可能不存在的)作为引言。

马来政治人物之间关系曲折繁复,槟州马来政治向来云集各方好汉更是如此。错综复杂的人事尘埃落定以后,听君一席话,也能从往事中理出一些历史的轮廓。

备注:本文刊登于2008年11月12日《光华日报》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