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银行职员之死
- 8 November 2013
- Uncategorized
银行职员诺查丽达在USJ的银行被自家的保安人员枪杀了。后来发现原来保安人员持的是假身份证。追根究底,诺查丽达是不当政策的牺牲品。
马来西亚保安人员到底有多少人,迄今是个谜。2011年10月,当时的内政部长在国会回答我的问题时,指全国一共有584 家保安公司;保安人员当中,16万名马来西亚人,另外有1049名尼泊尔籍前军人。2013年11月6日《星报》封面新闻则报道说马来西亚有40万名保安人员,其中15万人是非法外劳。(我在11月6日晚上在国会简短的演讲中,要求内政部长提供准确的数据。)
马来西亚为什么需要那么多保安人员?第一,因为治安败坏的程度堪虞。大家都自求多福,都在花园区架起防盗围栏或聘请保安人员。日前读到内政部长回答余德华国会议员的问题时,指2013年的罪案数量比2008年少了一半,只能感叹当官的都在自欺欺人。
第二,因为警察不务正业,没有认真调查罪案,都在忙着搞政治。甚至在2014年度财政预算案有关“情治单位”(政治部)的预算里,竟然还要包括追查共产党:仿佛陈平还在世,回到1989年合艾和约签订的年代。
上述两个因素,促成了对私人保安服务的庞大需求。但保安服务业的规范和管治,背后还有巫统政治分赃模式的转变。
巫统在1980年代靠基础建设工程输送利益,南北大道是典例。1990年代,巫统则把国家原有的公用事业私有化,例如独立发电厂。2000年以后,很大程度上靠合约、牌照、准证等,来照顾越来越庞大的巫统各级领导。外劳6P漂白计划的代理人们,很多都和巫统党组织有关。
保安公司也是类似的情况。过去要拿保安公司的执照难如登天,要退休高级军官或警官才有资格。后来门槛调低了,只要有军官或警官占3成股权就行了。之后,民事服务官员退休以后,只要在任内处理过安全事务超过5年而又占3成股权,也符合资格(这大概是内政部官员给自己退休后留的后路/财路)。保安公司的资金要求30万令吉。
为了赚快钱,保安公司什么都做,怎样都行。反正就是为了满足全国上下担忧治安不靖的恐慌,只要看到穿制服的保安人员就好,管他是公民还是雇佣兵。
2011年,保安公司竟然对打算实行的“保安人员700令吉最低薪金”也持反对立场,可见雇佣外劳甚至非法外劳充当保安人员,是一门多有赚头的生意– 劳工成本超低,而除了劳工和一纸执照,保安公司其实什么都不需要了。
当然,你问保安公司为什么不请国人,尤其是很多开着德士的退伍军人。他们的回答是,没有马来西亚人愿意做这样的工作。我说,这是错误的问题。如果薪金价码放在2500令吉的话,我相信还是很多国民会蜂拥来当保安人员。当然,2500令吉是比很多警员的薪金来得高。
当大家都知道请保安需要高昂的价格,全国上下就得更认真思考警察改革的需要。与其雇佣私人保安,不如让国家改革警队也让警员享受更优厚的福利,换取更优秀的警员和服务。
其实说到底,私人保安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让很多朋党趁人之危大捞一笔。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一定要致力拼好治安。西方政治学启蒙课,在讨论政府的存在意义时,都会引述霍尔斯(Thomas Hobbes)指政府是“必要之恶”,是要来确保社会不会陷入暴力的恶性循环。换言之,治安是政府最基本的责任。
一名银行职员之死,让我们看到政府政策如何成了凶手。改革警队、降低罪案,才是正道。
Share this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 7 Nov 2023·
Thinking Strategically for Malaysia’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 6 Nov 2023·
Bringing Malaysians back to the cities
Join Us
Let’s build the next wave together
To all Malaysians who created the GE14 miracle, keep fighting. We will be back stro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