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民主化

sesak自2005年起到2013年505大选,通过BERSIH串联起来的模式,简单而言,可以说是以政治民主化为主题。505大选以后,经济民主化是我们需要深耕的区块。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告诉华裔支持者,其实很多马来人一穷二白,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援助;也要告诉马来人,不是每一个华人都是富裕的,大部分的华人在辛勤拼搏。

我们需要的是团结互助,我们需要在经济的论述上超越国阵的族群经济分工论,也要超越国阵的发展主义。

2005年7月,民主行动党、人民公正党和伊斯兰党的领袖在波德申聚首,会商如何走出2004年大选惨败的困局。行动党已于2001年9月22日退出替代阵线,因此在野党没有正式的联盟关系。2004年大选在野各党都惨败以后,更有一段低潮期。很多在野党的朋友问道,在强权底下,马来西亚反对政治还有可能吗?

2004年大选尤其在雪州的选举舞弊,更是让人义愤填膺。我还记得当时担任武吉免登区国会议席候选人方贵伦的竞选主任。投票日那天大约下午4点时,雪州的朋友来电问,投票时间延长到7点吗?我说,怎么可能?结果,真的是延到7点。雪州选民册之乱,也是为人诟病。

在如此“绝望”的情景下,在野三党2005年7月的波德申会议,决定搁置歧见,专注倡议选举改革。选举改革本来是个没有人关注的议题,经历了两年半的努力,2007年11月10日,BERSIH大集会代表的政治民主化诉求,成为马来西亚历史上最大型动员的主题。

往后,还有BERSIH 2.0 (2011年7月9日)、BERSIH 3.0(2012年4月28日),也有反对内安法令的动员(2009年8月1日),也有2013年1月12日的民联全民集会。当然还有兴权会、华文教育以及绿色集会等。

无可否认,428是这个模式群众动员的最高境界,505是政治民主化诉求的最高选举成绩。

一路向前,政治民主化是我们必须继续保温经营的。另一个政治区块 – 宗教、族群、皇室则是巫统的强项,当然越强调宗教、族群与皇室,也将让被排在认同以外的人反感。

真正需要开拓,需要认真思考和经营的是经济民主化的区块。

随着国阵政府面对财政压力,又没有新的思维,开始往小市民的身上开刀挖钱的时候,我们的责任是深化对国阵经济模式的批判,开创新的经济论述。但是,这其中需要我们的支持者摆脱从族群的角度看待贫穷问题。

我以中、英和巫文发表《消费税的玄虚》一文,指出消费税最终向贫穷的马来西亚人征税,会导致总体需求下跌,进而导致经济萧条。有位支持者写电邮告诉我,他希望那篇文章是我的助理写的,而不是出自我的手。他认为,马来人不缴税,现在有了消费税,大家被迫纳税,是件天大的好事。

这样典型的族群经济思维,是我们集体要超越的。我们必须看到经济的连锁关系,也要看到经济其实分不了族群,我们其实在一个共同体。

当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马来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每一个人都会面对生老病死、都会需要衣食住行,都有可能面对天灾人祸,我们才能超越国阵的族群经济论述,找到经济民主化的动员契机。

备注:本文刊登于2013年11月1日《火箭报》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Ending low pay

The Malaysian economy is at a crossroads. Indeed, Malaysia as a nation is at a crossroads.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Malaysian economy is the presence of a hug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