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会议员该做什么?

Parlimen31对每一位希望国会可以充分反映民意、对政策的制定过程有正向影响的马来西亚人,我们的议会是让人失落的。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本年度的会议于12月5日结束,休会至2014年3月。国会一年开会三期,分别于3月、6月及年杪(提呈预算案)召开。一般每年开会70天,2010年辩论第十大马计划而一共开会80天,今年因为会期全都落在下半年,只开了50天(英国和澳洲国会每年开会150天,很多民主国会除了寒暑长假近乎常年议事)。

12月4日早上,关丹区国会议员傅兹亚提出要求,希望能够在无需24小时前书面通知的情况下,紧急动议辩论关丹大水灾的赈灾需要。议长班迪卡算是客气,允许傅兹亚在会上读出她的要求。在更多情况下,紧急动议在议长办公室就被拒绝,不准在议会里宣读。

京那巴登岸区议员蓬莫达多次大喊傅兹亚不应该在国会出现,选区发生大水灾,应该人在选区,与民同在,仿佛傅兹亚此时人在国会是件羞耻的事情。与此同时,议长班迪卡在回应马来西亚国会没有委员会制度时,指马来西亚国情不同,选民都要议员回选区(turun padang),因此国会很难再设立委员会,也很难增加开会日。

班迪卡和蓬莫达的谈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议员的工作无他,不外乎与选区的选民同在,至于国会是否开会,国会讨论什么,似乎都无关痛痒。

问题出在哪里?选民希望常常见到议员本尊,国会议员也觉得要赢得选举,就得无时无刻会见选民,就算做市议员与州议员的工作也不打紧,只要选民看到就好。

问题的关键在于,执政党与官僚体系都不要让国会议员参与政策制定,对他们而言,国会只是为执政党与官僚体系的决定背书的橡皮图章。

换个方式想,如果我们的国会有电视直播;国会也设有部门委员会,部门委员会的重要听证会议也透过电视报道和广播;而国会的辩论、朝野在各个委员会的协商结果,可以改变政策、可以迫使失职官僚丢官、可以确保部门不超支,选民在电视和新闻里“看到”议员在议会里的任务和角色,是否又有另一番要求?

就拿傅兹亚的例子,如果国会允许紧急动议辩论,相关部长在全国瞩目的压力下,以全国灾难看待关丹水灾,为关丹提供最大的援助,就比议员个人回选区赈灾来得更为重要。

为什么国会委员会如此重要?世界各国议会的会议大厅,议员在演讲交锋的过程当中,多少都有表演的成分。在有议会以前,武力是解决政治事务的主要形式。议会允许代表各个不同的利益团体的领袖,通过唇枪舌战,把各自的立场陈述清楚,也从中做观点而非武力的交锋。

但是,现代国家事务繁多、国家机关庞大,也不只是通过唇枪舌战就能一一解决。因此,各国国会都发展出委员会制度,让议会可以通过委员会制度参与法律和政策的制定,也通过委员会监督官僚体系的行政与财政运作。

这是我第二届当选议员,也是第六次参与联邦预算案的辩论。就以本次预算案为例,财政部长于10月25日提呈预算案,国会从10月28日至11月7日(6个会议日)进行“政策阶段”的辩论,即可以针对整个预算案的大方向及各类议题综论,11月11日至11月13日(三个会议日)由各部门部长针对议员的辩论作出回答。

11月14日起至12月3日(11个会议日)则是所谓的“委员会阶段”针对部门的预算条目进行辩论。往年这个阶段一般都有18个会议日左右。今年因为缩减会议日,所以近乎每天都开会至晚上10点半。

很多朋友问我,国会不是有委员会吗?你们不是正在进行“委员会阶段”的辩论吗?我们的国会委员会阶段的意思是,国会不升起权杖,议长改称“委员会主席”,大家继续在议会大堂议论一番。往往为数数十亿令吉的部门预算案,就只能允许朝野各数名议员辩论各10分钟,再由部长回答,然后表决了事。

试想,如果每一个真正的国会委员会针对两个部门作长期的监督和质询,我们有24个部门,可以有12个国会委员会,如果预算案“委员会阶段”一共18个会议日,意味着每个部门都有至少9日的“委员会阶段”的监督,肯定不同光景。

好的委员会制度,可以培养执政党的后座议员为当部长做好准备,也可以让在野党议员吸取执政所需要的知识,朝野也可以针对细致政策与行政措施有更多的共识(相对减少政党轮替时的制度风险),而官僚体系也将受到更全面的监督,财政预算与开支受到控制。

议长班迪卡在6月重新就任议长后,说国会也要“ubah”。然而,今年的会期结束了,我很遗憾,改革还是缺席。但愿明年有进步。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Harmonising ESG practices

In the 1970s, Milton Friedman talked about the purpose of a corporation. He argued that a corporation had only one purpose — to make profits for its shareholders. For ove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