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华公会的伟哥

马华公会的伟哥首相纳吉一句马华公会需要伟哥,除了可以让广大群众笑足5年,更深层的问题是,纳吉其实没有警觉和理解国阵模式的崩坏。

追溯从头,1986年以后,马华公会作为代表华人的“民族英雄”论述已经结束。马华公会于1949年创党,是全球冷战的地方产物。1948年英国殖民政府对马共宣战,马来亚进入“紧急状态”。

“紧急状态”其实就是内战,只是当时英国人在马来亚经济利益诸多,如果正式进入战争状态,保险费将会特别高,会把英国企业拖垮。因此,殖民政府称之为“紧急状态”而非战争。

当时贫穷华裔是马共主要支持群。英国人为了切断马共供应线,鼓励华商成立马华公会,扮演福利团体的角色。尤其是在新村成立以后,马华公会发售福利彩券,协助英政府安顿被迫迁的贫民。英国政府通过成立围篱的新村把在郊区的华裔农业人口关入类似集中营的新村,以断绝马共的粮食供应和兵源。

马华公会由大商人领导,中层由州级商人,与基层领导由华校教师领导,以新村为基础,维系了数十年的基业。巫统则由英政府的马来官僚为核心领导,马来教师为中层及基层领袖。

二战以后的和平年代,马来亚人口快速增加,到了1969年,二战后的婴儿潮来到大专升学和就业的年龄,无论是马来乡区或者华人新村都无法承载人口爆炸的压力。513事件爆发以后,巫统通过城市化及工业化为马来中下层青年提供就业机会;并通过大学奖学金和各种股权并购策略,提供马来中产阶级向上提升的机会。

合作社崩盘致不信任马华

华裔城市化又比巫裔再早一点,因此马华公会比巫统更早受到在野党的挑战。

为了回应巫统的新经济政策,马华公会在1970年中旬后,通过各种投资计划、合作社集资等,祭出“华人救亡、自救”的旗帜,搜刮了诸多的华裔游资。其中的佼佼者是后来担任马华总会长的陈群川,他被誉为“民族救星”。

1985年的经济风暴,所有吹起来的产业泡沫都化为乌有,以公共资金投资股房市场的诸多马华相关的企业和合作社顿时崩盘,1986年起,众马华领袖相继被送往各地监狱服刑,马华公会从此不再获得华社信任。

100号或伟哥救不了马华

马华公会在1995年、1999年和2004年大选中的大胜,与本身实力没太大的关系。华裔选民在1995年大选支持国阵,是因为支持首相马哈迪的2020宏愿小开放政策;1999年则因为国阵打印尼暴乱牌成功恐吓华裔选民;2004年则是因为支持首相阿都拉新政。

纳吉没有历史感,不理解城市化以后,选民不再依赖执政党,也不了解1986年以后的马华公会胜败都与马华公会无关,关键在巫统的政策与施政。马华公会喝100号还是吃伟哥,都与实际政治没有多大关系。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