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阵杀手锏

Pakatan-Rakyat

2010年1月,阿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有人放火烧基督教堂,也有人煽动穆斯林的情绪。有一名巫统的资深部长告诉我,时任内政部长的希山慕丁在巫统政治局会议向首相纳吉保证“阿拉问题必将导致民联在数个月内分裂。”

巫统、《马来西亚前锋报》和土权的宣传及相对保守的宗教教育,令很多穆斯林群众不认同非穆斯林使用阿拉一词。但是,马来文圣经和阿拉一词的使用者,主要都是沙巴、砂拉越的基督徒,很多在过去一至两百年间已经使用马来文作为传道语言。本来没有争议的议题,变成了身份认同的斗争。

巫统的算盘是,在如此巨大的群众压力之下,伊斯兰党将被迫反对非穆斯林使用阿拉一词。伊斯兰党领袖,尤其是党主席哈迪,毕竟比巫统领袖更了解伊斯兰教义,说明其他宗教不能滥用阿拉一词、也不能用来向穆斯林传教,但是其他一神教的信徒,如果传统上有使用则无妨。

民联没有如巫统所盘算般分崩离析,民联在2010年1月存活下来了,迄今四年仍然存在。

2008年和2013年大选,马来西亚在选票上都已经是50对50的国家。选民已经接受在选举竞争上,马来西亚已是一个两党共存的政治体系。可是,民联自2009年申请共同登记成为一个联盟,却一直不获批准。掌管国会事务的首相署部沙希淡说,民联不是一个单位,所以不能说民联得到51%的选票,国阵使用一个标志,所以还是国会里的单一最大党。

国阵不愿接受民联作为可能替代国阵的未来政府和当下的对等联盟,继续以一党独大的方式执政。在国会议事运作当中,国阵不愿让民联议员参与政策讨论,在拨款方面也是把民联政党当作体制外的单位。

国阵意图摧毁民联

国阵的盘算是,民联总有一天会解体,届时国阵将继续一党独大一百年。国阵/巫统目前的盘算是要在2015年4月1日推行消费税之前摧毁民联。执政党的军师清楚,一推行消费税,国人将怨声载道,国阵失去政权的可能性非常高。唯一可防止国阵失去政权的方式,就是先摧毁民联。

国阵/巫统的方程式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点:

第一、把安华收监,然后在公正党党内制造纠纷,让公正党在内乱中灭亡。

第二、通过社团注册官吊销民主行动党的政党注册。

第三、通过鼓动伊斯兰党内一些没有全国格局的领袖大谈伊斯兰刑事法,然后巫统支持伊斯兰党在吉兰丹推行伊斯兰刑事法,迫使公正党和民主行动党与伊斯兰党划清界线;届时,民联不是失去民主行动党就是失去伊斯兰党,从此一蹶不振。

第四、如果民联还是顽强,则把其中一些关键领袖收监,让党内失去看到全局的领袖操盘,最终各自自顾不暇,没有考虑全国大格局,而在各党相互冲突或党内纠纷中失去战斗力。

当民联的全国改朝换代大格局不存在时,国阵/巫统可以继续接受伊斯兰党执政吉兰丹、可能也可以接受民主行动党主导槟城偏安一隅,毕竟没有全国改朝换代的大格局,民联执政的这些州属迟早也会消亡。

寻找大智慧免历史重演

这样的历史,我们不是不曾经历。1990年大选,伊斯兰党在46精神党出现后有替代政府选项的大形势下,重夺吉兰丹政权。巫统决定走向中间,全面吸纳非马来人选票,而民主行动党与46精神党的关系则因为伊斯兰党提出伊斯兰刑事法而告终。

1999年,安华事件催生公正党,伊斯兰党大胜。马哈迪在2001年4月以《内安法令》逮捕公正党里最有战斗力的领袖。2001年6月开始,《马来西亚前锋报》和其他巫统领袖不断讨论伊斯兰国议题,迫使伊斯兰党一直回应。9月22日,民主行动党决定退出替代阵线。2001年9月29日,马哈迪在民政党大会宣称马来西亚已是伊斯兰国,反问伊斯兰党到底要怎样的伊斯兰国蓝图。伊斯兰党最终在2003年11月端出强硬、保守的《伊斯兰国文件》,放弃走中间和中庸路线的《伊斯兰民主备忘录》,成为2004年大选的败因之一。

历史会重演吗?伊斯兰党会不会再次因为伊斯兰刑事法的议题,而废弃自2005年以来经营的中间路线,从此走上不归路。如果安华再次入狱,公正党能否超越安华?民主行动党如何在最坏的情况下,仍然团结在同一个旗帜下,同时大量争取非华裔的支持,也要开拓槟城、中北马以外的新腹地?

马来西亚可以摆脱国阵的魔咒,开创新的可能吗?尽管挑战重重,我相信我们还是可以找到大智慧,最终终结国阵政权。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Harmonising ESG practices

In the 1970s, Milton Friedman talked about the purpose of a corporation. He argued that a corporation had only one purpose — to make profits for its shareholders. For ove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