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费让民众乘巴士,省燃油津贴展延消费税
- 2 October 2014
- Uncategorized
当我提出“由政府出钱让人民乘搭免费巴士”的想法时,很多人的即时反应是大喊“不可能”!
但是只要深入探讨,我们不难发现马来西亚大部分的经济和财政问题解药,或许就是打造良好的公共交通。由于其他公交模式需要更高成本和难以在短期内落实,因此巴士是个良好的选择。
纳吉政府在明年财政年度将落实以下事务:
i) 根据首相署部长依德里斯加拉的说法,以津贴合理化措施汽油涨价30到50%
ii) 从2015年4月1日开始实行消费税
昨天傍晚,政府就发表声明,各自调涨汽油和柴油价格20仙,RON95汽油每公升2令吉10仙涨至2令吉30仙,而柴油则从每公升2令吉涨至2令吉20仙。
理论上,当柴油和汽油没获得津贴下,燃油走私活动就会减少,连带减少津贴纰漏,燃油在有效率使用下,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但是政策执行的秩序轻重缓急,与政策制订同样重要。
政府在没有提供足够和有效的公共交通下,就贸然提高燃油价格,就等于间接把使用小型轿车的低收入群体逼入死亡墙角。因为这将迫使他们转用更廉价的摩托车,而摩托车属于“人包车”,一旦发生公路意外,死亡率比小型轿车来得高。
根据《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马路安全报告》,马来西亚在10万人口中,就有25人死于车祸。与大国中国(20.5)、印度(18.9)和俄罗斯(18.6)相比,马来西亚是全球车祸死亡率最高的国家,而电单车骑士涉及我国车祸死亡人数的60%。
但是许多人对此惊人死亡人数无动于衷和发声。
因此,只有提供足以让骑士舍弃使用电单车的良好公共交通,才让汽油价格依照市价浮动,否则决策者手中就沾满人民鲜血。
据了解,一辆性能良好的欧洲巴士只需要60万令吉,年度营运费用(包含员工薪资和燃油费)大约是20万令吉。
因此,200万令吉的预算足以涵盖一辆崭新巴士和7年营运费用。换句话说,20亿令吉足以让1000辆崭新巴士行走7年。
鲜为人知的是,现在吉隆坡只有不超过1000辆巴士,比1985年的1500辆来得更少,而这还未加上当年流行的迷你巴士。国产车普腾在1985年时尚未发行,因此巴士是许多人的代步工具。
相比起地铁、快铁,巴士路线能以现有的公路灵活地穿梭而不必另铺盖铁路,更能让乘客完成“最后一哩”路(The last mile),让后者安全方便地上车和抵达目的地。只要路线图能够完善规划,并且辅以准确到站时间,相信能吸引更多人士以巴士通勤。
单单在2014年,我国政府在燃油补贴就花费290亿令吉,可以在未来多年提供免费巴士让人乘坐,同时也能展延实行消费税的迫切性。
首相暨财政部长纳吉在推行消费税时,只看见该新税务能致减少赤字及平衡国家财政。这是因为纳吉没有获得财政部官员、经济顾问和会计行的良好劝告。况且且会计行是推行消费税的唯一受惠者,因为各行各业需要安装崭新税务软件。
纳吉在今年9月消费税推行大会上表示,指消费税可以避免漏税行为出现,况且现在只有120万名纳税人,消费税将可以让全民承担缴税,可算是一项“公平”的税务。
当然,国内还是有逃税漏税问题,但我们有充足的法律来应对,因此逃税并不是一项课题。
至于“公平税务”的言论,则是十分可笑的。
数以百万计的没纳税国人,在明年4月1日后即将为所使用的物品和服务缴付前所未有的消费税。
他们之前没有缴所得税,是因为收入并没有达到缴税的标准。就连政府也在了解实况下,派发一个马来西亚援助金予月收入少过4000令吉的家庭。
上述家庭,占了马来西亚总人口的60%。
政府也说,推行消费税后,将减低所得税比率,这将加剧社会的不均等。
政府向收入金字塔底层60%的人民榨取消费税,将减少后者原本已经缩紧的可支配收入。因此,底层人民的生活将更加艰苦,也打击国内需求和总体经济。
自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伊始,由于外国市场需求萎缩,因此我国经济成长很大程度依靠国内市场需求。消费税的实行,无疑是杀鸡取卵。
由于没深思、没有减少贪污和公款纰漏以及探讨其他政策的可能性,纳吉会因为贸然推行消费税而即将付出惨痛的政治代价。
Share this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 12 May 2023·
A new era of ‘Look East’ would boost both Japan and Malaysia

- 1 May 2023·
Critical Shifts Needed in Malaysia’s Economic Thinking
Join Us
Let’s build the next wave together
To all Malaysians who created the GE14 miracle, keep fighting. We will be back stro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