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税所引发通膨已是既定事实,但停滞性通胀(滞胀)才是真正危机!

stagflation-graphic

民主行动党政治教育主任暨居銮国会议员刘镇东,于2014年11月6日,在吉隆坡所发表的文告:

本期国会提呈2015年财政预算案已经一个月,然而在落实消费税所引发的通膨课题上,国阵政府及其后座议员都在避而不谈,更遑论正视“停滞性通货膨胀”(简称滞胀,Stagflation)这个真正危机。

政府的一般说法是,尽管短期内物价将会有小幅度上涨,但有些物品因为销售税的废除而降价。就连首相暨财政部长拿督斯里纳吉也以上述论述来回应。

但是,消费税所引发的通膨已是既定事实。

根据政府所出版的2014/2015年度经济报告(129页)指出:“由于实行消费税和2014年10月燃料津贴的削减,通膨在2015年,预计上升4到5%。在外围成本压力减少下,国内成本上升时推动2015年通膨的主要因素。短期内,消费税对货品服务成本有显著影响。”

“无论如何,前几年的生产力扩张,将缓和成本压力,而消费者谨慎消费将造成需求放缓,防止通膨过于高企。”

至今,全球主要公司成长缓慢,以致马来西亚货品和服务的需求减少;再加上消费税所带来的通膨,国民的可支配收入遭侵蚀,导致国内需求下滑。

但是,政府尚未认清上述事实,以致忽略了我国面对滞胀危机。滞涨是“经济停滞”和“高企通膨”的结合体。

消费税和燃油价格飞涨,将逼迫人民减少需求,进而伤害马来西亚经济主要推手-国内需求。同时,由于美国、欧洲和中国三大全球市场需求疲软或停滞,我们无法依赖出口来支持我国经济。

当然,燃油津贴的削减导致的百货腾涨,进一步掏空原本就已缩水的马来西亚人荷包。

从宏观经济来看,即将面对的滞胀将会带来经济没增长、薪水不增加、工作减少和生活成本增加的严重后果。全体人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将受到很大伤害,这已经显现在其他国家如俄罗斯、泰国和美国的滞涨现象。

政府必须正视上述危机的征兆,透过适当的政策来回应滞胀和重新驱动经济,否则将面对灾难性后果。

刘镇东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Harmonising ESG practices

In the 1970s, Milton Friedman talked about the purpose of a corporation. He argued that a corporation had only one purpose — to make profits for its shareholders. For ove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