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马百分之一的人口到过BERSIH 4
- 31 August 2015
- Uncategorized
BERSIH 4大集会期间,我随着林吉祥进场三次(29日下午、29日晚上和30日晚上);为了看到集会全貌,我也从独立广场沿着敦霹雳路走到谐街(Jalan Tun HS Lee)路口,往返三次。我的判断,第一天20万人出席肯定有,第二天晚上也有20万人,至少共30万无重复人次(unique visitor)到过现场。
在这个3千万人口的国度,有 30万人冒着面对镇压、暴力等风险来到现场,意思说,这个国家至少百分之一的人口都豁出去了。
我曾主持2007年BERSIH 的秘书处,我们的算法是,每一个出席的人,背后至少有十个很想来,但最后都因为各种因素而无法出席。他们在精神上都成了参与者,只是没有到场。例如,好几位出家人告诉我,他们很想出席,但是没有心理准备当新闻焦点,最后在幕后祝福。也有很多要讨生活工作,手停口停的朋友,尤其从外地来的朋友,一趟的行程数百令吉是肯定要耗去了。
过去的BERSIH,2012年的428集会至少也有15万人,但是,总人数肯定没有这次来得多。
这么多到场的人,当中当然有从1998年烈火莫熄或2007年BERSIH起就参与的“kaki demo”,但是,肯定也有很多很多从来没有关心政治,从来没有参与过示威游行的参与者。
就算对于“老鸟”,34个小时+睡街肯定还是需要很大的承诺与心理准备。
至于那些从来没有出席过大集会的参与者,从“下定决心”到“人在现场”,当中一定是很大的心理挣扎过程。我认识的一些大公司总裁级人物,想了很久,最后下了很大的决心,决定要“站出来为这个国家做点事”。
很可能,每一个人都有他们的故事。每一个人的BERSIH路程都经历过暂时放下小我,试图共建大我的心理挣扎,才有两天近乎不眠不休的热情参与。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很久没有那么认真那么感动地高唱国歌了。
这百分之一的人口的30万人回到家,9月1日回到工作的岗位,都有故事,都有经历,都会至少对另外数十人带来冲击。
可以预见的,这个百分之一的人口的BERSIH4冲击,将对政党、报章、社会都带来莫大的冲击。例如,假设三分之二到场的是华裔,即约20万人,那么对于华文报以后的报道路线和销量就会有很大的冲击。
还有一个其他集会不那么明显,但是在BERSIH 4格外清楚的是年轻参与者。我开玩笑说这是华裔四代人的集会,有很多以前不会出席集会的年长者来了。但是,惊人的是,我遇到的很多参与者(尤其星期天下午)看起来可能只有15岁到18岁。
这个2000年前后处世的世代,在BERSIH 4这个巨大的民主实验室的震撼教育之下,肯定会对未来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1998年9月20日安华被捕当天的五万人大集会,多少影响了我后来的人生抉择。
BERSIH 4以后,所有的既有体制,包括民主行动党,都要学习面对15岁的千禧年世代。
(照片是我在光华中学的同学刘建达的匿名朋友以无人飞机于30日晚上摄影的。感谢提供)
(2015年8月31日发表于刘镇东中文面书的文章。)
Share this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 7 Nov 2023·
Thinking Strategically for Malaysia’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 6 Nov 2023·
Bringing Malaysians back to the cities
Join Us
Let’s build the next wave together
To all Malaysians who created the GE14 miracle, keep fighting. We will be back stro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