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财政预算案:遏制首相“收买基金”刻不容缓

 

做一个抉择

编列预算这一过程,是在各种选项中做出抉择,及其优先顺序的排定。

2017年财政预算案,即将于2016年10月21日出炉。在日益艰困与全球经济放缓的大环境下,预料政府征收到的公司税会跟着减少。自2014年10月暴跌的油价,短期内无法回升到之前几年甚至数十年前的水平,这也意味着政府的石油收入将大幅缩水。

消费税的实行让国内消费萎靡不振,占用了马来西亚小市民的可支配收入。同时,令吉剧挫导致进口通膨,进一步冲击国内消费。我们清楚知道,政府因国内消费的影响,来自个人所得税、公司税,以及消费税的收入也随之变少。

简言之,明年财政收入将呈现赤字,政府有需要为此做出艰难的抉择。

政府大致上有以下几个选项:

一,增税,但此举会引起更大的民怨,也在经济放缓的环境下,让本来就已经乏力的国内消费变得更糟。

二,借贷,但政府目前已经负债不少,此举将扩大我国的债务,也让国家承担更多的连带负债。

三,减少开支,但有两个问题来了:a)若政府一次过减少太多开支,我国经济或有严重衰退的风险;b)什么应该删减?什么又应该保留?

政府必须有所选择。

在有关削减公共开支的讨论里,卫生、教育、福利往往首当其冲。然而,在这家庭负债高、收入低、经济放缓的时代,人们对公共医疗、教育、福利的需求更大。马来西亚作为一个国家,可尽量避免在人民有难的时候雪上加霜,删减这些预算。政府应从其他开支下手,并把任何可用的资源转投在公共医疗、教育和福利上。

近年的财政预算案中,首相署编列了一笔发展预算,由首相本身掌控动用该笔预算的酌情权,我们的研究称之为“收买基金”(Slush funds)。2014至2016年财政预算案,分别编了至少70亿令吉的“收买基金”。纳吉拜相之前,几乎没有这样的先例。

相较于预算案的其他项目,这笔可任由首相酌情使用的预算,并没有列明实质的用途,也因此难以监督。这严重违背了财政预算案的立法程序,我们敦促政府立即删除这笔“收买基金”。

首相署开支在纳吉时期翻倍

首相署现在可说是马来西亚政府里的超级部门,设有部长9人、副部长3人,以及51个附属单位。

我们的研究并没涵盖公共服务局、总检察署与反贪委员会,这些机构广义下隶属于首相署。巧合的是,《The Edge Financial Weekly》的Chua Sue-Ann也做了相同的研究(刊登于10月3日)。惟她的研究包括了上述三个机构,显得首相署更庞大。

 

01

我们以2010年物价作为通膨调整值,做更周全的对比。除2015和2016年是预估金额外,之前的年份皆为实际开销。

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事先声明,马来西亚首相署早在马哈迪时期就已相当庞大,远大于多数国家的首相和总统办事机构。

不过,纳吉时期的首相署确实是空前的臃肿,办事机构的规模让纳吉犹如“总统型首相”。

本来可以用于公共医疗、教育、福利的资源,也被首相署夺取,以便维持整个编制的运作。

预算总额方面,2000年的1110亿令吉,已在2016年倍增至2670亿令吉;光首相署就暴增了四倍,从2000年的52亿令吉,飙升到2016年的200亿令吉。

最大的涨幅就在纳吉掌权之后。阿都拉退位前的最后一项财政预算案(2008年),为首相署编了70亿令吉的预算。首相署预算于2009年增至100亿令吉,2016年则为200亿令吉,在纳吉时期翻了两倍。

02

2002至2008年之间,首相署预算仅占总预算不到4%。纳吉接棒的第一年,也就是2009年,首相署预算占总预算的百分比略升至4.9%。2010至2015年这几年,首相署预算占总预算的百分比,则是介于5到7%。2016年财政预算案,首相署甚至牺牲了其他部门和重要的公共开支,占了总预算高达7.6%。

巨额发展预算

纳吉执政下的首相署,仍然拥有巨额发展预算,与整体发展预算紧缩的情况大相径庭。

在2016年财政预算案,整体发展预算只有19%,但首相署占了其中的27.5%,牺牲了那些理应优先的公共开支。

03

“收买基金”

在纳吉之前,我们不曾听过有这笔任凭首相酌情使用的发展预算,或“收买基金”。

根据近年的联邦开支预估,首相署在2009年纳吉拜相后,增设了许多用途不明的发展项目,包括发展计划(Program Pembangunan)、消除贫穷协调计划(Penyelarasan Program Pembasmian Kemiskinan)、小型计划(Projek-projek Kecil)、特别计划(Projek Khas)、亲民计划(Projek Mesra Rakyat),还有协调基金(Dana Fasilitasi)。

首相拥有绝对的酌情权,去决定如何动用这笔预算。虽说每个项目涉及数百万,乃至上十亿令吉,但有关于开支的细节,就连国会议员也无从得知,更不用说是小市民了。鉴于国会长年受到执政党削权,我们的立法机关也没办法好好审查这些用途不明的预算,“收买基金”就是一个最实在的例子,说明我国制衡机制严重失灵。

040506

这笔“收买基金”最终会流向朋党的口袋。故此,我们主张废除这笔任由首相酌情挥霍的预算,并且限制首相署的整体开支。

(民主行动党全国政治教育主任暨居銮区国会议员刘镇东与国家诚信党策略局主任祖基菲博士,于2016年10月4日发表的联合文告。)

附录

0708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Harmonising ESG practices

In the 1970s, Milton Friedman talked about the purpose of a corporation. He argued that a corporation had only one purpose — to make profits for its shareholders. For over…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