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吉把国家未来“进贡”美国

首相纳吉声称他的访美行程相当成功,马来西亚的经济也非常良好,但是这样的论调并没有让小市民买账。
问题的核心在于,纳吉那个自以为“有钱就是万能”的心态,以及他和小市民的严重脱节,没有办法了解民间疾苦。
除了派送金钱和物质换取支持,纳吉对施政并没有太多想法。不过,重点是那些钱并非来自他的口袋,而是马来西亚纳税人的血汗钱。如今这样的思维已经被搬到了国际舞台,纳吉向美国总统特朗普献议“帮助振兴美国经济”,引起马来西亚人民的强烈不满。
消费税自2015年4月实施,而令吉相较于2014年10月贬值了30%,政府在医疗等公共服务的津贴从2013年大选后也一直面对削减。这些都让人民的生活变得困苦,纳吉却毫不理会。
所谓的“纳吉经济学”,对小市民而言就只是一个“苦”字。人民早在2015年就有许多怨言,但纳吉和内阁部长都选择充耳不闻。
就纳吉向美国朝贡一事,人民的不满情绪是超越族群界线的,因为每一个人都对现有的经济困境表现出焦虑和担忧。
须知在历史上,朝贡有俯首称臣之意,通常是小国向大国进贡,以寻求对方的保护。小国得为此付出一些代价,包括迎合的大国的政策,并派兵增援大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战争。
朝贡,是我们过去历史的一部分。纳吉在美国会晤特朗普时,提出的三项建议包括:耗资100亿美元购买波音飞机、雇员公积金局增加40亿美元的资金投资美国基础建设,以及国库控股扩大投资硅谷的高科技公司。然而,这些献议对美国的好处远远高于对马来西亚的好处。
第一,全球的航空业都在疲弱的市场中面对强烈竞争,经营地非常辛苦。很少航空公司会再斥资大笔资金购买新飞机,以免影响未来的营收,加重债务负担。
此外,马航也还没有取得庞大的收入去进行高额的再投资。马航其实是个新公司,不再是之前的马航,现有的马航是国库控股注资60亿令吉重组的新公司。在重组的过程中,有多达6000名马来西亚员工惨遭裁退。
纳吉如今却送上一笔庞大交易,帮助美国公司波音,让该公司不必裁员。马航肯定负担不起这笔买卖,那谁会来买单呢?透过政府或国库控股用纳税人的血汗钱吗?
第二,纳吉以海外市场回酬率高于本地市场为由,为雇员公积金局和国库控股的海外投资背书。
我们并不能责怪官联公司和官联投资公司的投资经理们把资金投资到海外,因为他们只是为了要满足关键绩效指标。如何打造一个可持续增长的本地市场,是财政部长的职责。
如果连政府的策略投资臂膀也不觉得马来西亚市场值得投资,外资又怎会对我们有兴趣呢?由此可见,在官联投资公司眼中,马来西亚经济事实上真的成长缓慢,前景不明朗。
雇员公积金局在2009年仅有6%的海外投资,但在三、四年后倍增至20%至24%,如今已高达29%,几近30%海外投资的上限。雇员公积金局更考虑扩大海外投资的上限。
虽然海外投资只占了29%,但足以为雇员公积金局贡献39%的总投资收入(《星报》2017年2月21日的报导)。截至2015年,国库控股的投资组合当中有44%是海外资产。在这之前的十年,国库控股公司几乎没有什么海外投资。
第三,对于那些舟车劳顿来返新国工作,或甚至要到国外非法打工才能过活的马来西亚小市民来说,纳吉帮助美国之举让他们感到更为痛心。
五年前,我们每天约有20万马来西亚人越堤到新国工作,今天人数已经攀高到30万人。纳吉政府真的亏欠了他们。
我们应该投资在一些具备潜力的新企业,特别是高科技领域,为新一代的马来西亚人打造未来。纳吉进贡美国只会让令吉继续贬值,马来西亚的年轻人难以在自己的国家里享有体面工作,
纳吉自我感觉良好,自以为访美之旅成功。事实上这趟行程并不成功,每一个马来西亚人都清楚知道这一点。“有钱就是万能”并不是每一次都行得通,尤其是人民在生活越来越艰难的当儿,这一切更像是在挖苦小市民。纳吉与小市民脱节,不懂民间疾苦,这是他最致命的弱点。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

Ending low pay

The Malaysian economy is at a crossroads. Indeed, Malaysia as a nation is at a crossroads.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 concerning the Malaysian economy is the presence of a huge…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