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希望联盟成功在来届大选赢下巫统在半岛现有的40个国席,便能组建新政府。若全国有50%的马来选民投给希望联盟,我们更有可能以三分二多数议席优势执政。这些都是事实。
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一些政治评论人和甚至政治工作者完全无视选民的结构与动态,竟然不屑了解这些足以左右来届大选成绩的关键因素,不断重复他们自己也不清楚的陈腔滥调。
政治滥调与现实
这些意见领袖认为马来选民不会一致想要改变。他们辩称,虽然有些马来选民在过去两届大选转投在野党,但不代表整体马来选民的转向,只是个别州属的情况。因此,有些人忽略半岛作为主战场的重要性,只把沙巴与砂拉越视为造王者。
我认为砂拉越的改变机率较低,原因是砂拉越政府表面上扮演争取自主权的政治门面凑效,再加上当地的地理形势也非常复杂。
沙巴的情况则相当有趣。2013年大选,虽然在野党只赢了三个国席,但国阵有几个国席只以少于50%的得票率胜选,全靠多角战才能拿下议席。今届大选,沙菲益在沙巴东海岸有一定的影响力,此外卡达山-杜顺-姆律地区的选民也更清楚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因此在野党有机会再赢下最多10个国席。
无论如何,第十四届全国大选的关键战役主要还是会在半岛。
半岛之役
上届大选,巫统在全国赢得88个国席,其中有14个在沙巴,1个在纳闽。半岛的73个国席中,有30个是非常小的偏乡选区,有为数不少的垦殖区选民。即使马来选民大幅度转投希望联盟,我们也很难在这些选区获胜。
另40个国席,则是以马来选民居多的混合选区,也有着一定数量的非马来选民。这些议席大部分是半城乡选区,当中很多年轻一代的选民平日是在吉隆坡和其他城市谋生。
民联在2013大选赢得半岛165个议席当中的80席。目前,伊斯兰党有14席不计在希望联盟的议席当中。民主行动党则在2014年的补选失去了安顺国席。慕尤丁投入在野党政治后,希望联盟也多了巴莪国席。因此,希望联盟在半岛共有66个议席。
希望联盟在来届大选的挑战,在于能不能赢下半岛165席中的100席。如果成功,意味着至少有简单多数马来选民转投希望联盟,我们也会有更多的马来议员当选。这会保障希望联盟的新政府更稳定和政治合法性。
希望联盟凭着半岛的100席,再加上沙巴与砂拉越伙伴的15至20席,就能实现马来西亚联邦政府的第一次政党轮替。
希望联盟能否赢得半岛100席?
在考量吉兰丹与登嘉楼的议席之前,国阵在半岛西海岸就已经有至少40个边际选区,有机会让希望联盟攻下。(基于策略考量,我不会一一列出有关选区,但读者可以自行研究。)
国阵大部分的边际选区聚集在:
玻璃市/吉打(10席);
槟城/霹雳北部(7席);
雪兰莪北部/霹雳南部(8席);
柔佛大麻坡地区(5席);
柔佛南部(6席);
彭亨(4席)。
玻璃市与吉打的议席大部分是马来选民占绝对多数的选区。在马哈迪因素下,吉打会产生不一样的政治动态。
其余的国阵西海岸边际选区,马来选民最多也只占了65%,非马来选民有一定的数量。伊党在这些西海岸选区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不会带来太多顾虑。
三角战不利巫统
我曾说过,巫统某个程度也知道制造三角战的策略行不通,巫统在边际选区打三角战会比希望联盟更为不利。
在马来选民居多的混合选区里,非马来选民倾向投希望联盟大于巫统或伊党。
倘若马来选民的反建制情绪维持到大选,一些巫统和伊党的支持者也会转投希望联盟。反正伊党在西海岸选区毫无胜算,巫统会要求伊党主席哈迪阿旺的忠实铁票集中支持巫统,以便协防西海岸选区。
巫统很快会放弃三角战的布局,这是不意外之事。现在有关三角战的任何讨论,其实真的是在浪费时间,我们必须打破三角战有利巫统的迷思。
副首相暨巫统代署理主席阿末扎希,以及旅游部长纳兹里,已经做出提醒,制造三角战未必有利国阵。值得一提的是,阿末扎希的峇眼拿督、纳兹里的硝山,正是包括在我提及的国阵西海岸边际选区当中。
纳吉最近与吉兰丹巫统领袖们在东姑拉沙里住处会面,再度打乱了纳吉的算盘。
吉兰丹巫统在会上要求纳吉,让巫统在所有议席与伊党全面开打。吉兰丹巫统领袖拒绝与伊党合作,搞砸了纳吉的三角战布局。这也可说是给了纳吉一个很好的下台阶,让他提早放弃这个原本就已经行不通的策略。
半城乡选区作为主战场
希望联盟(包括前身民联)之前较以城市为重心,现在必须延伸至半城乡选区,因为这才是在野党的胜利条件。
希望联盟作为一个政治联盟,也必须在半城乡选区凝聚至少一半的马来选民,还有激励目前犹豫的非马来选民,结合成为推动改变的社会联盟。
我并没有说这段过程很容易,但我想说的是,这是国阵最脆弱的时候,也是我们最好的一次机会,尤其是在这些2013大选国阵以微差多数票赢得的西海岸半城乡、马来选民居多的混合选区。
希望联盟借着选民一致的转向,夺下这40个或更多议席,马来西亚便会迎接新政府的诞生。
Share this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 12 May 2023·
A new era of ‘Look East’ would boost both Japan and Malaysia

- 1 May 2023·
Critical Shifts Needed in Malaysia’s Economic Thinking
Join Us
Let’s build the next wave together
To all Malaysians who created the GE14 miracle, keep fighting. We will be back stro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