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大家观赏和参与我英文新书《The Great Reset—100 days of Malaysia’s Triple Crisis》的推介礼(中文版《大复兴:马来西亚三重危机下的百日反思》也将于近期内出版)。
特别感谢我的良师益友黄基明博士、Wan Hamidi Hamid和 Frederik Paulus担任推介礼的分享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我撰写本书文章的过程中,针对初稿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修订建议。当然,我还是要事先声明,书中观点与言论的责任由我个人承担。
再次感谢义腾研究中心(REFSA)的同事们,让这本书可以顺利出版,包括编辑Ithrana Lawrence与Raja Ahmad Iskandar Fareez,还有庄何善娜、陈宇航、郭艾薇等。
对于马来西亚乃至全世界而言,当下的危机将使我们掉入永无止境的谷底,或成为我们破而后立的复兴转机。
自世界第二大战在75年前结束以来,全球事务是在跨国合作的框架下运作,譬如联合国。很大程度来说,美国在这75年一直都保有超级强国的地位,包括在冷战期间。
然而,今天,我们已无法确定美国对于多边主义的坚持,且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处理新冠疫情和其他危机的失误与败笔,不禁让人质疑美国是否还有引领世界的能力。
我们当下的处境,如同驶入未知的海域,前方有着各种变数和可能性。
中美关系的恶化恐怕会酿成另一场冷战,人们都担忧世界会掀起直接的大国冲突,尤其战场很有可能就是近在我们咫尺的南中国海。
马来西亚自1970年代以来,依赖出口导向工业的经济发展模式,透过把消费产品出口到欧美来提供我国的就业机会,同时靠着石油收入支撑政府公共开支。
我国的出口导向工业,是建立在1960年代的美国产业外移潮,但此模式在美国也已经引起疑虑。美国正面临严峻的社会不公和中产阶级失业问题,这样的动荡也促成了特朗普2016年在反建制氛围中上台。新冠疫情爆发后,产业回流本国和缩短供应链的呼声越来越强大,以致有关模式受到影响。
这样的模式其实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就已面对各种挑战。过去十年来,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已大不如前,进而导致消费能力下降。今天,美国的失业人士有多达数千万人,把美国视为出口目标已难以行得通。
依靠石油作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的方式也即将来到终点,尤其是电子交通工具已日渐普及化。
马来西亚如今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我们还在期待外资进驻,借此刺激我国经济。不过,政府必须了解到以廉价劳力为本的出口导向工业模式,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前景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偏低的薪资水平已经让国人难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遑论自我增值。在疫情爆发,这样的问题早已存在。
我们需要新的模式,能给马来西亚小市民更好的薪资、为产业带来更高的技术水平、提升国家的经济繁荣,让大多数马来西亚人都能共享国家财富,而非只是有利社会一小撮人。
政治方面,林冠英近日面对的政治提控,让很多人深切感受到黑暗势力的压迫。
有指国民联盟政府会举行闪电大选,以期马来人将投选马来人的政府,为国盟赢下三分二议席的绝对优势。
我只想简单回应,如果我相信华人只会投选华人政党,那我1999年便不会加入民主行动党。那一年,林吉祥与卡巴星双双在华裔选民居多的选区败北。
2000年代初期,我们相信华裔与印裔选民会愿意支持多元族群政党——民主行动党。行动党透过与其他友党组成多元族群政党联盟,也将可以吸引马来选民的支持。
20年后的今天,我依然不相信马来选民会纯粹因为种族因素,不计是非黑白一味地支持马来人政府。
我相信我身边大部分的同僚和同志,是因为相信中间路线才投入政治。在马来社会当中,以及各族社会当中,我们有广大的政治中间支持者,想往着廉洁政府,缩小的贫富差距,以及盼望建设一个大家引以为荣的国家。
我们可以一起参与构建马来西亚的公民民族主义精神,作为每一位马来西亚人都有认同感的国族共识。
相信马来西亚还值得我们继续奋斗和打拼的人们,必须团结起来携手迎接马来西亚的大复兴。
【本文为刘镇东2020年8月8日在《The Great Reset—100 days of Malaysia’s Triple Crisis》新书推介礼的演讲稿。各位朋友现在可透过优惠码THEGREATRESET,以20令吉(另加5令吉国内邮寄费用)早鸟优惠价购买有关新书;或优惠码5COPIES,以100令吉(免邮费)购买5本。欲购买有关新书,请点击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