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征收暴利税,不如让手套厂商多雇国人

新冠疫情爆发后,手套厂商有不俗的盈利增长,股价几个月来也节节飙升。自然而然,人们会期待手套厂商能与整体社会共享突如其来的暴利。但向他们征收特别税,虽说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法,但也过于短视。

显然,疫情肆虐其实并不在手套厂商的预料和控制范围内。因为一时的“大势”而被征税,对他们而言也欠缺公平,同时更吓退潜在的国内外投资者。我们需要稳定且可预测的政策环境,才能促进私人领域的发展。暴利税正与一切相反。

手套厂商能够掌控的范围,在于他们如何制定生产过程。这方面,他们选择了依赖廉价外劳的生产模式。这一波暴利,仅仅造福了他们的股东,而他们的外劳则把大部分的薪资汇出国外。这对马来西亚整体社会而言,其实没有多大的益处,对国人也欠缺公平。

所幸,还有一个更有效和更永续的方案,能够确保赚钱的公司同时可以造福整体社会,那就是鼓励他们创造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给予马来西亚人民。我国经济急需进一步让制造业脱离对外劳的依赖。因此,我建议政府善用一切现有乃至新的政策措施,引导手套产业走向自动化,并雇用更多马来西亚人。这有助于长远和健康的经济增长,也确保大多数的马来西亚人能从中受益。

提供奖掖鼓励手套产业自动化,并且加重他们聘请廉价外劳的成本,借由“胡萝卜加大棒”软硬兼施的方式,政府在“自动化+马来西亚化”的计划下可以指引手套产业在几年内,创造数十万个月薪介于2500令吉至4000令吉的工作机会予国人。

这样的方案也对手套厂商最有利。过去几个月,他们也面对了依赖庞大外劳的风险,包括政府基于劳动市场状况,还有最近爆发的莲花路感染群,严厉禁止外劳入境。有鉴于此,手套厂商的管理层必须应对这样的风险,聘请国人取代外劳是最好的方案。最终,这会为各方打造共赢的良性循环。

(民主行动党全国政治教育主任刘镇东于2020年11月30日发表文告。)

分享此文章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