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封锁是最后手段,而非第一反应

马来西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刚过的1月7日刷新记录,达到了单日3027宗新病例。尽管疫情越见严峻,国盟政府却像是对如何遏制下一波病毒的传染毫无头绪。

政府内部的沟通仿佛已经中断。一方面,有些人提议新一轮的封锁或是更严格的行动管制;另一方面,有些人则认为马来西亚无法再负荷多一次的全面封锁,尤其是其对经济所造成的破坏。

我呼吁政府以一致的态度,下定决心究竟要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疫情,并贯彻执行。 

在2020年3月18日实施首次封锁的11个月之后,封锁不应继续成为防疫的第一反应,而应该作为抗疫的最后手段。国人必须做好还要与新冠肺炎共存至少九个月的心理准备,直到我国多数人口都成功接种疫苗为止。

政府决定实施第二次封锁前必须先说服公众,当局已经确实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措施。但显然的,再次全面封锁前,政府还有可以采取的其他应对措施。

我将列出政府在考虑实施新一轮的封锁前,必须立即采取行动的5个措施:

第一,检测、检测、再检测!


我们至今仍未将检测的覆盖率提高到近乎任何人都可以进行检侧的程度。卫生部仍然坚持只对出现症状的人进行检测。但我们现在知道,至少有20%的确诊病例尽管毫无症状,但同样具有传染能力。因此,仅对有症状的人进行检测的想法已经不合时宜,且无助于控制局势。

我们必须提高私人卫生领域的参与程度,以更便宜有效的方式进行检测。检测其实并非艰深的技术,只要有心就可以做到。比起现有的PCR检测试剂,我们应该使用较不昂贵的Antigen rapid(RTK-Ag)检测试剂来大幅增加检测范围,并减缓新冠疫情的传染。民主行动党武吉加星州议员拉吉夫在没有政府补贴下,实现了让民众以折扣价70令吉就可以检测的措施。在私人卫生机构,同样的检测试剂要价150令吉至180令吉。

及时的诊断将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掌握全局,相较于封锁整个州属或城市,所付出的代价也更少。


第二,数据共享与透明

我呼吁卫生部停止给各个感染群取奇怪的名字,这对平民百姓而言意义不大,甚至影响资讯的准确性。

我们要知道的是:每一天有多少名囚犯被感染、哪一个工业区或工厂是疫情的温床、哪一个购物中心的病例激增。

一旦数据共享与透明,整个政府与公众都可以在考量整体的利益或个人安全时,采取最有效的措施。

第三,监狱

超过10%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来自监狱与扣留营,同时也有超过10%的狱警和囚犯感染了新冠肺炎。囚犯在过度拥挤的监狱里坐以待毙。有关当局有责任防止狱警、囚犯、监狱成为国内新冠肺炎传播的温床。

上议院主席莱士雅丁、下议院议长阿兹哈、副议长阿莎丽娜都尝试介入减缓监狱感染状况,但内政部的反应并不积极。

2020年10月5日,监狱部门鉴定共有11000名囚犯的被判刑少于一年,而剩下的刑期已不足3个月,这些囚犯都可以合法提早释放。然而,从10月至今,每一个月都只有近500名囚犯被释放,可谓于事无补。政府必须以整体政府的方针,纳入福利部、警方、肃毒局与其他相关单位,确保这些被释放的囚犯不会重蹈覆辙。

监狱的卫生服务急需加强。目前,监狱仅获分派极少的医疗资源。由于监狱在新冠疫情肆虐时期属于非常高危的地点,因此政府应该分配更多的医疗资源到监狱,确保再无监狱爆发感染群。

第四,外来移工

针对外来移工的生活需求与住宿条件,需要引入新的思维。政府必须采取措施,确保最近执行的大规模检测工作得到充分执行,同时也需要确保宿舍之间的距离合理。

政府必须立刻确保针对难民和非法移工的检测,并不会使他们被禁闭和被拘留。若非如此,他们会四处匿藏,进而可能将新冠肺炎传播到更广泛的范围。

第五,是否所有确诊病例都必须入院?
 

卫生总监表示,由于病例激增,医院的病床占用率现在处于临界点。我们必须集体思考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们是否需要将所有无症状确诊病患都置放于这些医疗设施中,或是另有别的替代方案?

在对抗疫情的战役中,最重要的医疗资源是呼吸器及急症室病床。我们都同意,这些资源能预防病患陷入生命危险。然而,为了不让医疗资源超负荷,我们需要一个针对无症状确证病患的替代方案。这包括了一套清楚的标准作业程序以及一套清楚的居家隔离守则。同时,也要采用科技辅助,包括数码程序与远程医疗工具以追踪、支援和监控病患的状态。来自卫生领域的专家应该对此进行辩论和讨论。

综上所述,政府必须立即制定一个为期9个月的计划,以全面应对新冠肺炎危机,包括一项完整的疫苗接种计划。政府也应让所有利益相关者以及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通过国会和国会跨党派委员会进行讨论与磋商。

马来西亚人值得更好的国家政策和防疫措施。

分享此文章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二次起飞

如果安华首相领导的团结政府在经济思维上带领国人大胆突破,并且…
点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