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的小贩穆罕默德·布瓦吉吉因为遭受当地警察的长期粗暴执法,抗议自焚后不治身亡,引发阿拉伯之春。每当看见我国执法单位在疫情期间对于SOP的诠释不一、双重标准执法和不合理且过于严厉的惩罚时,都会让我联想起阿拉伯之春的画面而心有余悸。
马来西亚人民当今的无助、沮丧和愤怒,我感同身受。
6月27日,首相慕尤丁宣布封锁令将不再设时限,而是依据每日确诊病例降至4000例以下后,才进入下一个复苏阶段。此举不仅挑动民众的神经,更加剧了他们的绝望感。
数以百万计的中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在零工经济领域工作而缺乏就业保障的弱势群体,三餐不济、随时面临断炊的困境。至于那些已经撑过首轮封锁令而幸存下来的企业主现在也不禁要问,是否还能够继续熬到这种不设时限的封锁令真正解除的一天;而他们的员工就可能因为随之而来的解雇潮而失业。
首相宣布无限期封锁后,国防部长也随之宣布吉隆坡和雪兰莪的大部分地区将于7月3日至7月16日被实施加强行管令(EMCO),进一步导致情况恶化。这两项宣布犹如雪上加霜。
苦难是如此真切,我们看到自杀案件正在激增,人们渐渐失去希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席卷全国的“白旗”浪潮也直接突显了高度网络化的民众,对于政府把人民的需求置若罔闻的态度时,为眼前最紧迫的难题寻找解决方案自力救济。
相关单位必须以最具同理心和同情心的方式做出回应,在求助者表达内心的沮丧和愤怒时更应该献上有效且制度化的解决方案。一个已经失去公众尊重的政府不应该继续以高压手段钳制民众,继续采取任何严厉的惩罚性执法措施只会招来更多的愤怒。
很明显的,现任政府缺乏正当性和合法性。最高元首和马来统治者理事会于6月16日声明紧急状态必须在8月1日结束、国会必须立刻开会后,慕尤丁政府在民众的心里已经失去所有仅存的执政合法性。
我们可以看到一般老百姓都在质疑政府所做的决定、也在怀疑政府做出这些决定背后的动机。从民众对官方宣布首相腹泻入院一事中所产生的戏虐反应,可见一斑。
要赢得尊重就必须靠真诚和实干。没有任何法规可以提升政府在民众眼中的权威。国盟政府过去一年多来各种双重标准执法和朝令夕改的政令已经丢失了自身的威信。我们多次看到当权的政治人物就算违反了SOP却依然逍遥法外,而普通的老百姓就要受到过激的惩罚。
身居高位者必须以谦卑的态度找到一种更怀柔的方式,用关爱、同理和同情的态度处理疫情下的民生议题。
我之所以想起穆罕默德·布瓦吉吉自焚事件,是因为十一年前的突尼斯因为他独自一人对腐败政府所发起的抗议行为,唤醒了民众对他的同情和对建制派的集体愤怒,最终引发了一场革命。当年的突尼斯失业率高涨、物价上涨以及长期面临暴政,人民渴望就业、更好的生活条件与有尊严的生活,这些跟马来西亚当下的情况并没有太大差别,我越来越担心我国可能会发生粮食骚乱。
我呼吁所有官员,无论他们是代表联邦、州或是地方政府,都要优先以同理心出发,而不是采取严厉的惩罚性措施。我们需要重新审视遵守行动(Ops Patuh)这类无情的执法行动。我们需要谨记,惩罚必须是最后的手段,而不是第一反应。
刘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