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荣幸受邀与前议长班迪卡及青年社运领袖阿迪卡同台交流。班迪卡在我担任国会下议院议员的两届任期时—即升旗山(2008-2013)及居銮(2013-2018)- 出任下议院议长。
我国沿循的西敏寺制度源自英国,其主要作用有三:
第一,组建政府并检验其合法性
与华盛顿式的总统制不同,马来西亚选民不直接推选出首相。在国会下议院掌握多数席位的领袖将被任命为首相。因此,西敏寺制度下的国会,第一个主要作用是组建政府,并允许国会议员通过信任动议或其他形式的法案和动议来检验政府的正当性。
运作良好且独立的国会必须允许议员们检验政府的正当性。前首相敦胡先翁和敦阿都拉在接任相位后,都曾在国会通过信任动议证明自己的正当性。
依斯迈沙比里政府拒绝提出信任动议、拒绝检验政府正当性的做法是说不过去的。
第二,立法
国会是立法殿堂。但在马来西亚的脉络下,法案的制定往往由总检察署起草后再经过内阁批准,国会议员只被视为橡皮章、匆匆通过法案。这些法案在议会辩论与投票前数日才提交国会,导致议员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和审查法案。
因此,国会改革必须着重加强国会议员和整个立法机构履行其立法职责的机制。可以立即进行的其中改革包括:
•议会法案起草员(parliamentary draftsman)向国会而不是总检察署负责;
•部长、委员会主席和国会议员通过“部门/部长级”的国会委员会协商,共同拟定法案;
•让国会委员会到全国、或是通过网络平台举行听证会,在法案最终被提交到国会辩论之前征求各领域和公众的意见;
•向议员提供由国会承担薪资的专属研究员(目前的做法是222名国会议员共用一个研究团队)。
国会议员不能再被视为通过法案的橡皮章。法案中的每一行条文都应先由国会委员会共同拟定和审查,最终再提呈下议院通过。
第三,制衡
国会也需要被赋予更多的时间和机制履行其制衡政府的职责,以下是一些可以立即落实的改革:
•将下议院的开会天数从每年约60天增加到每年至少100天;
•确保每个部门都受到“部门/部长级”委员会的监督。每个委员会可以同时监督数个部门的事务。例如,安全委员会可以监督国防部、内政部和外交部的相关事务;
•委员会应定期举行会议,并在网上进行直播;
•允许非前座议员在私人法案日提出动议、私人法案和其他辩论;
•扩大特别议事厅的作用和运作时间,以便议员可以在与主议会厅开会的同时提出更多动议和发言。目前,后座议员或在野党议员只被允许发表两场各七分半钟的发言,政府也只以同等时间进行答复,每天限30分钟。
•调整议员提问时间,确保更多问题得到答复。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应承诺落实每周一次的首相问答时间(Prime Minister’s Question Time)。
我在本文没有提及上议院的角色和职能,容我日后细述。但肯定的是,上议院同样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班迪卡在致辞中表示,马来西亚国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号称民主、但国会不由本身管理,而是由国会事务部长及其部门管理的国家。另一个拥有国会事务部长的国家是印度。一位印度前国会事务部长曾向班迪卡解释说,印度的国会事务部长的职责是协调政府、在野党和议长之间的议程,而不是管理国会日常事务。
国会应该拥有机构自主权、行政自主权和财务自主权来处理国会本身的事务。因此,马来西亚必须恢复1992年废除的《1963年国会服务法令》,并推陈出新地回应当下的需求。
我们需要废除行政主任(Ketua Pentadbir)在国会中的角色,并将管理国会事务的职权交还给下议院秘书并根据1957年联邦宪法原本的规定,让下议院秘书在上议院秘书的辅佐下重新恢复角色。
新的国会服务委员会法令应授权下议院议长、上议院主席、国会领袖、国会反对党领袖共同管理国会事务。
未来,我们也应该废除国会事务部长一职,由国会领袖(Ketua Majlis/Leader of the House)替代。目前的国会下议院领袖是首相,但在大多数西敏寺制度成熟的国家,国会将委任一名资深的部长来担任下议院领袖,不一定非首相不可。
我欢迎国会事务部长旺朱乃迪在9月7日发表的声明,即他自许在100天内的关键绩效指标将侧重于政府转型、国会转型和1963年马来西亚协议(MA63)。他也承诺将重点重新推动《国会服务法》,赋予议会独立性并制定新的国会法案,以取代《1952年国会(特权和权力)法令》。
要让我国国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机构,就得大刀阔斧改革和励精图治。
我赞扬班迪卡在 2016 年时尝试建立一套“部门式”的国会委员会来监督各部门运作的努力。可惜的是,他的提议被时任纳吉政府彻底拒绝。正如班迪卡自己所言,“当时的国阵太强大了。”
旺朱乃迪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担任班迪卡的副手。班迪卡将这段经历形容为“同甘共苦、有苦自己知”。作为议长和副议长,班迪卡和旺朱乃迪都受到政府,更具体地说是国会事务部长直接干涉和钳制。
有鉴于旺朱乃迪过去的经历,我希望他已准备好成为一名带来变革的领袖,具体且长远地改善议会,留下足以自豪的政治遗产。
刘镇东以上是刘镇东于2021年9月7日在政治改革与民主机构(REFORM)主办的“国会改革议程”论坛的演讲稿,本文为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