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谅解备忘录

上周朝野达成为期至少至明年7月杪的“政治停火”,尽管脆弱但深具历史意义。这份协议让我国有机会摆脱政治动荡,并重塑政治格局。

新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在国会总数220席中仅掌握微弱的114席的多数席位。尽管本身来自巫统,依斯迈沙比里的情况并不比前首相慕尤丁来得好—他必须抵抗巫统主席阿末扎希与前首相纳吉派系的肆意勒索,力保自己的政治权位。

在这样的背景下,依斯迈沙比里政府与希望联盟达成信任、供给和改革谅解备忘录,停战至明年的7月31日。少数政府或弱势政府透过与在野党达成协议、让其有条件下继续执政,在其他国家属于常见的国会机制。在马来西亚,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壮举。

“政治转型与稳定备忘录”除了涵盖一揽子的财政和抗疫措施,也著重于一系列国会和选举改革。这些希望联盟长期倡议的改革议程,如今也获得依斯迈沙比里的妥协接纳。

政府同意在10月份提出法案,将联邦政府的借款上限从GDP的60%提高至65%,其中部分将用于为经济复苏计划注入林冠英建议的450亿令吉的新资金。

备忘录也同意修宪禁止议员跳槽,避免2018年议员跳槽导致希望联盟政府垮台的事件重演;将投票年龄从21岁降低到18岁,并落实选民自动登记;将首相任期限制在最多10年;加强国会和国会委员会;并为参与信任与供给协议的在野党议员提供平等拨款。 

改革倡议旨在让政府和在野党之间拉平竞争场域。而在野党则在财政预算案或其他等同于信任动议的法案支持或者弃权。

希望联盟承诺,若政府在起草法案时真诚且充分咨询在野党,在野党就考虑支持相关政府法案,否则弃权。

在野党联盟由安华的人民公正党、前财政部长林冠英领导的民主行动党、由前国防部长末沙布领导的国家诚信党,以及刚加入希望联盟的沙巴民統党(UPKO)组成,共掌握90个议席。

从一党独大到多党共存

2018年以前,巫统是统治全盘政局的唯一霸主。巫统甚至长期利用国家机关对付政敌,维护本身的政治生命。

在巅峰时期,巫统一党在2004年就赢得了219个国会议席中的109个。在2008年和2013年的大选中,巫统则分别赢下79个和88个席位。

希望联盟在2018年第14届大选中的历史性胜利终止了巫统—国阵自1957年独立以来的统治。巫统在这次选举中仅赢得54个席位,其中15名议员在现任内政部长韩沙再努丁的领头下,于2019年2月加入前首相慕尤丁的土团党。

去年2月,时任在野党的巫统、砂盟和伊斯兰党、以现任贸工部长阿兹敏为首的公正党阵营及慕尤丁和韩沙领导的土团党议员共同策划喜来登政变。

但这个由慕尤丁领导的政变联盟,后来也陷入由阿末扎希和纳吉领导煽动下的内部叛变。慕尤丁在国会仅有微弱的多数席位,他不断尝试诱惑在野党议员跳槽,但显然的,没多少人愿意搭上沉船。

民主行动党的陆兆福在去年8月首次提出达成信任和供给协议的主张,透过政治停火让国家更专注于对抗新冠疫情。

一个月后,在野党领袖安华宣布自己已掌握“强大和令人信服”的多数议席。大家普遍认为安华的数目包括巫统中阿末扎希派系。面对内部威胁,慕尤丁指望王宫同意实施紧急状态并暂停国会。

慕尤丁在2020年10月第一次尝试说服王宫被拒后,开始非正式地和在野党探讨进行信任和供应协议的可能性。但慕尤丁政府最终经不起紧急状态下不受约束的行政权力的诱惑,在2021年1月份再次要求最高元首颁布紧急状态并获得御准。

紧急状态依然拯救不了慕尤丁的政途。8月16日,在14名巫统议员撤回对慕尤丁政府的支持的情况下,慕尤丁始终难逃倒台的命运。慕尤丁在下台前提出一系列的改革主张,但为时已晚。

虽然依斯迈沙比里来自巫统,他与阿末扎希并不同调、新政府的本质上依然是慕尤丁联盟的再版。

为了免除阿末扎希阵营,甚至是阿兹敏阵营要求让阿兹敏出任副首相的勒索,依斯迈沙比里在8月27号公布内阁名单的前一天会见希盟领导层,并作出进行信任和供应协议谈判的承诺。

在野党的崛起

这项协议将彻底改变游戏规则。自从在野党联盟在2008年取得重大突破后,巫统政府就耗尽一切办法——包括监禁安华——歼灭它的对手。

尽管慕尤丁政府只有微弱多数,但他也毫无保留地利用反贪会等国家机关迫害内部和在野党的政治对手。

今天,这份备忘录逼迫政府接受需要和在野党通过国会结构共存的现实。

若成功实现恢复国会服务独立和设立更多国会委员会来监督各部门运作的承诺,马来西亚国会甚至可以重获新生,成为跨党派合作的关键平台。

巫统领导的国阵在2008年大选中失去国会三分二多数席次后,前首相纳吉在九年的任期内都避免进行宪法修正案。

2019年7月,希望联盟政府以跨党派合作方式通过将投票年龄降低至18岁的修宪案。依斯迈沙比里当时是国会反对党领袖。

如果那些需要修改宪法的改革议程可以在国会中获得三分二多数议员的支持,那么要落实其他合理的改革议程也是可能的。

选委会于2019年发表的数据显示,国内目前约有1500万名选民,若落实18岁投票和自动登记选民制度,选民总人数将增加780万人。

大量涌入的年轻选民肯定会让下一届全国大选变幻莫测,尤其年轻选民们往往更有反建制的倾向。

朝野签署的备忘录中明确说明,国会将不会在明年7月31日前解散。按照宪法,国会必须在 2023年7月16日之前解散,并且必须在60天后的9月16日前举行选举。

因此,马来西亚国会仍有将近两年的时间让这个充满潜能的新格局扎根成形。

尽管促成备忘录的根本原因是依斯迈沙比里必须竭尽所能避免自己落得跟慕尤丁一样遭受盟友勒索的下场,这项协议的签署仍是马来西亚政治史上的重大突破。

刘镇东

原文刊载于《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https://www.scmp.com/week-asia/opinion/article/3148710/malaysias-political-ceasefire-move-towards-sensible-reforms-and

本文为中译。

分享此文章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二次起飞

如果安华首相领导的团结政府在经济思维上带领国人大胆突破,并且…
点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