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不需要住在“宫殿”

虽然马来西亚是个相对年轻的国家,但在布城首相官邸Seri Perdana Putrajaya建立以前,已经有过三座首相官邸,分别是The Residency(现为东姑阿都拉曼纪念馆)、Seri Taman(现为敦拉萨纪念馆)和 Seri Perdana Kuala Lumpur(现为马哈迪纪念馆)。

相较之下,美国总统府白宫和英国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已经使用了数百年之久。而且白宫、唐宁街10号及日本首相官邸不仅是行政首长的住所,也是他们的办公室。

尽管首相是重要的国家领袖,但他毕竟只是可来可去的政治人物。在位17个月的“短命”首相慕尤丁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马来西亚需要告别“总统式首相”时代,也需要停止再给予任何一位首相国王般的待遇。

首相官邸的用途

马来西亚独立至今共有九任首相,其中三位是在过去三年内出任的。

马哈迪两度拜相,但在2018年至2020年的第二次任期间,并未入住首相官邸。慕尤丁很可能是希望在花费3850万令吉的翻新工程完成后入住官邸。可惜,他的计划赶不上局势的变化。

在马来西亚,官方活动从不在首相官邸进行,官邸只是用来接待贵宾以及举行非正式会议的场所。

比较严谨的首相或者州务大臣不会选在部门办公室召开政党会议,而会选在自己的官邸举行类似会议。这是一个微妙但意义重大的分界线。

在宏伟的布城首相官邸落成以前,我们的历任首相都住在哪里?

1955年,马来亚联合邦立法议会首次普选,东姑阿都拉曼被选为马来亚首席部长。隔年,坐落在俯瞰吉隆坡的山丘上的前英国参政司(British Resident)官邸被改为首长官邸,并称之为The Residency。

1875年至1880年期间,参政司官邸建于雪兰莪当时的首府巴生。随着吉隆坡在1880年成为雪兰莪的新首府,英国人也将原本的木质建筑迁至吉隆坡。该建筑于1888年以砖墙重建后屹立至今。

当时的英国总参政司(British Resident-General)及随后的马来联邦首席秘书(Chief Secretary of Federated Malay States)则先后入住Carcosa(后来的国家迎宾馆的两栋建筑的其一,另一栋为Seri Negara)。

Seri Taman

独立后,政府在俯瞰吉隆坡湖滨花园的山丘建造加利福尼亚风格的全新首相官邸。

新官邸在1962年建成时,时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已经在The Residency生活大约七年,也已经深深爱上这栋旧建筑。

他决定继续住在The Residency,并将命名为Seri Taman的新官邸转让他的副手敦拉萨。后者于1970年9月接任首相后继续住在Seri Taman,直到他于1976年骤逝为止。

敦胡申翁接替自己的连襟上位后,也一直住在Seri Taman直到1981年退休。Seri Taman作为首相官邸的初衷,经两任首相当作寓所后,看似已约定成俗。

然而,敦马哈迪接任首相一年后,在1982年就决定将Seri Taman改成敦拉萨纪念馆。

敦胡申翁却视乎被遗忘了。无论是敦拉萨纪念馆的宣传手册或展品都没有提及Seri Taman被使用的19年(1962 年至 1981 年)中,敦胡申翁也曾住过5年的史实。

虽然空间宽敞,The Residency和Seri Taman都算不上是宏伟建筑。

俯瞰吉隆坡的The Residency占地7.5英亩。东姑阿都拉曼对Seri Taman赞美有加,把它形容为拥有“最美好的一切——宽敞又凉爽的房间、俯瞰美景(湖滨花园)和鲜花盛开花园”的建筑。东姑阿都拉曼退休后,这栋19世纪建成的住宅被公共工程局以白蚁严重危害结构安全为由,“宣告死亡”。

为此,东姑阿都拉曼不得不从他任职秘书长的伊斯兰合作组织总部——沙地阿拉伯吉达返国,恳求敦胡申翁保留这栋住宅。政府在1994年在此设立东姑阿都拉曼纪念馆。

Seri Perdana

敦马哈迪把屋龄近20年的Seri Taman改建为敦拉萨纪念馆后,开始为自己建造更大的官邸 — Seri Perdana Kuala Lumpur。

当时的政府从马来西亚矿业公司收购占地4.6英亩的Seri Timah住宅。Seri Timah原本是马来西亚矿业公司主席的住所。相比占地大约1英亩的Seri Taman,新的官邸占地较大,也更宏伟。

1983年,政府耗资1100万令吉拆除和重建Seri Timah,成为吉隆坡的Seri Perdana。敦马哈迪一家于1983年8月23日入伙后住了16年之久,直至1999年10月18日搬到布城也命名为Seri Perdana的新首相官邸。

2000年8月3日,吉隆坡Seri Perdana移交国家档案馆维护和管理,并改为马哈迪纪念馆(Galeria Seri Perdana)、于2003年12月20日正式开放让民众参观。

仿佛亡羊补牢般,位于拿督翁路的旧首相办公室迟至2006年才被改为敦胡申翁纪念馆。

布城首相官邸Seri Perdana Putrajaya占地42.5英亩,在新国家王宫建成前的10 余年里,布城Seri Perdana堪称国内最宏伟和富丽堂皇的建筑。相较之下,Seri Taman显得更为低调含蓄。

马来西亚是个相对年轻的国家,但是一栋又一栋运作良好的首相官邸被居住不长时间就被改为纪念馆 — Seri Taman作为官邸使用了19年、吉隆坡Seri Perdana则使用了16年。

我希望东姑阿都拉曼、敦拉萨、敦胡申翁和敦马哈迪四位首相的纪念馆能被赋予新生命和新用途,而不仅是作为首相的个人纪念馆,也可以是大学、智库用来交流、举办活动的空间或办公室。

我们不再需要为阿都拉、纳吉、慕尤丁、依斯迈沙比里或未来的任何一位首相大兴土木建造个人纪念馆。毕竟首相可来可去。

任何纪念馆或纪念碑都无法彰显一位首相留下的功绩,他们的政治遗产取决于他们在任间所作出的决定,而这些都反映在人民福祉中。

首相当然应该需要体面的寓所。但马来西亚不需要住在“宫殿”的首相。我们要告别“总统式首相”时代,停止再用“国王般的待遇”对待任何一位首相。

刘镇东

原文为我英文电邮简报(newsletter)Citizen Tong的其中一篇,欢迎订阅:https://chintong.substack.com/subscribe 。此文为中译。

分享此文章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二次起飞

如果安华首相领导的团结政府在经济思维上带领国人大胆突破,并且…
点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