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听闻坊间流传着巫统毫无悬疑将成为下届大选最大赢家的迷思。有人甚至声称,巫统是马来西亚“理所当然”的统治者。希盟在2018年第14届大选的胜利只是偶然,而一切将在来届大选中“恢复(巫统执政的)常态”。
其实,马来西亚现正处在前所未有的政治真空。2015年7月纳吉开除慕尤丁起,至2018年5月大选,马来中间选民既不满纳吉和巫统,也不能接受哈迪领导的伊党靠向贪腐的纳吉,而形成真空。最终,超过两成以上于2013年投给巫统/国阵的马来选民在2018年大选拒绝投给巫统,终结巫统/国阵60年的政权。
一些政治分析员认为,巫统像日本的自民党——1955以来两次短暂失去政权,但随后重新主政并维持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我不否认巫统有可能像自民党一样好运,在对手缺乏可被选民信赖的替代人选的情况下,可以延续“老店”政权。
然而,我认为巫统的命运更近似于在印尼独裁总统苏哈多于1998年改革运动被倒台后的印尼专业集团党(Golkar)。
专业集团党是苏哈多一党专政期间的主导政党。尽管专业集团党在苏哈多下台后幸存,但该党不再是印尼唯一的主导政党。
未来,巫统在很大程度上也将会继续存在于马来西亚政坛中,但它将不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政党。
巫统神话
数十年来,巫统依赖恐惧维持霸权。曾有军官告诉我,出于对国阵、纳吉和他的妻子罗斯玛的极度腐败的厌恶,他们在2018年509投票支持希望联盟。
投票后,他们担心一旦被当局得知自己的投票倾向就会受到惩罚,也担心政权交替会犹如国阵所散播的恐吓性言论般,引发骚乱。
然而,自2018年大选以来,马来西亚人在三年内经历了三位首相和三个政府的轮替。我敢说,再也没有哪位国人会害怕政党轮替。马来西亚人已充分意识到,政治人物可来可去。
在民联时代,行动党、公正党和伊斯兰党的基层党员根本无法进入马来甘榜进行竞选活动。很多时候,同时也是巫统支部主席的村长会守在甘榜的入口处“先礼后兵”,先礼貌地请我们离开,如果不照做,挥舞着巴冷刀的地痞流氓很快就会出现。
2015年7月,林吉祥和我在柔佛巴西古当的婆罗州市集举行咖啡店论坛时被一群巫统流氓闹事驱逐。我也被其中一人趁乱掐颈。担任居銮国会议员期间,我两度被巫统支持者赶出选区内的斋戒月市集。
在巫统老树盘根的州属特别是柔佛,在野党很难进入马来甘榜,这很大程度上导致在野党过去只能是以城市为基础的政党。
巫统过去强在什么?
巫统过去是成功的乡村政党。在一党独大的鼎盛时期,巫统通过修路、向村民潜在保证“一户家庭,一位大学生”,以及在郊区的园丘和市区的工厂提供不错的工作机会等,巩固支持力量。
1990年代以前,尤其是在实施新经济政策的首廿年内,巫统之所以强大,不在于它时时刻刻高呼“马来人至上”,而是因为它赋予乡村马来人在社会阶层中向上流动的机会。
1990年代,巫统作为一个政党已经逐渐萎缩并深陷于腐败文化中,也正是这种文化遏止年轻领袖的崛起,而政府政策也不再为小市民向上流动提供机会。
到了纳吉在2009年成为巫统主席时,大多数巫统基层党员已经失去热忱。他们志在拿下承包合约或小生意,巫统的各级组织已沦为雇佣兵团式存在。
讽刺的是,一道道铺设以贯穿于村庄深处的道路,让年轻人更容易离开甘榜到吉隆坡和新山等大城市工作。以柔佛为例,这些甘榜现在多为老人与小孩,年轻人一般只在节庆期间回家。
新时代的曙光
巨大的政治真空是马来西亚政治当下的状态。随着投票年龄降至18岁和自动选民登记所带来的大量新选民,真空更将加剧。
2018年大选,选举委员会将投票日定在星期三,旨在阻止居住在城市地区、需要回到家乡投票的年轻选民履行公民责任。
巫统号称拥有350万名党员,其中许多分布在关键选区。巫统过去的模式是凭着党员和铁票在这些乡区或半城乡选区获胜,也压低甚至压抑在野党或无党派选民的登记率和投票率。
时任青体部长赛沙迪在2019年7月16日向国会提呈的18岁投票和自动选民登记修宪案改变了整个游戏规则。
依斯迈沙比里政府与希望联盟签署的转型与政治稳定谅解备忘录(MoU)中列明政府不对高庭的裁决上诉,并将在今年12月31日前落实18岁投票制。这意味着马来西亚将迎来580万新选民。
2018年全国大选的选民册有1490万名合格选民。如果第15届大选在2023年举行,2005年出生的我国公民就有投票资格。若现今的580万新选民加上2004年和2005年出生的公民人数,那么2023年第15届大选可能会有多达2200万合格选民。
当然,并非所有城市选民和年轻选民都是在野党的支持者。希望联盟必须表现得更好以赢取他们的支持。但是,参与投票的城市和年轻选民越多,巫统用绑桩方式赢得选举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些事实一一打破巫统是马来西亚“理所当然”统治者的迷思。巫统不过是另一个必须争取选民支持的政党。
当下的政治竞争,没有谁比谁强,最终胜出的一方,是填补政治真空的一方:第15届全国大选,唯有准备好向全民提供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更多的经济机会、向上流动的机会、体面薪资的工作机会的政党或联盟,才有机会胜选。
刘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