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世代的政治长跑

《我的故事 Hannah》是杨巧双于2014年出版的英著Becoming Hannah的2021年中译版。本书书写巧双素人从政巧遇2008年政治大海啸的来时路。

2021年的中译版之所以会面世,最主要的原因是与巧双并不认识的译者陶佩璇和叶子欣,受到本书的感召,自愿投入心力翻译,几经波折,在原书出版7年后推出中译。两位译者在书中的前言值得关注。原著Becoming Hannah给她们的感动,真切的反映“杨巧双现象” – 素人参政、在政治台前13年之后,她的赤子之心、坚持和投入,仍然是后进的引航明灯,也是这一代政治工作者的骄傲。

在2008年3月8日大选后近14年的今天来探讨“杨巧双现象”,对我们理解这些年的变化,以及未来的方向,都很有意义。

政治海啸

我在吉隆坡出世,满月后就搬到梳邦再也。我于2005年从澳洲回国,就被指示在其他数个选区准备上阵,最终在槟城升旗山国会选区上阵。我的“家乡”梳邦再也州议席从来没有在考虑竞选的选择当中,因为在2007年11月以前,甚至在2008年2月13日解散国会的那一刻,梳邦再也州选区都被视为国阵强区。简单说,当时的判断是,在非常艰难的升旗山国会选区突围,会比在梳邦再也突围的可能性更大。

民主行动党经历了1995年、1999年和2004年的低潮以后,很少人相信行动党或者在野党可以在选举中有什么斩获。当时党领袖要找候选人,是要三顾茅庐、低声下气去求的。特别是见证了2004年国阵狂胜的一代人,没有多少会愿意放弃他们的事业和收入,投入成为可能面对牢狱之灾的在野党,更少人愿意担任候选人,从此被标签为“反对党人”。

但到了2008年,却也有新一代的青年觉得,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事。民主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于2004年9月接任后,开始广泛接触传统行动党支持群以外的潜在候选人人选,寻找英语教育背景、专业人士、印裔、巫裔、青年和女性等不同背景的候选人,极力为行动党转型和扩大社会影响力。其中,林冠英耗了两年多说服潘俭伟放弃优渥的事业、投身政治前线。

行动党当前台面上的人物,有好些是林冠英在2005年至2008年初之间,不断数顾茅庐、“喝茶”、邀请本来与政治无关的素人投身政治。这些冠英吸引的政治素人如潘俭伟,再找出的其他政治素人。杨巧双就是潘俭伟延伸的人脉网当中,愿意在没有人愿意参选,也没有人相信会胜选的选区,为了“不要让国阵大胜”而献身政治的青年女性政治素人。

《我的故事Hannah》首页提到她走进位于八打灵再也一栋白色独立洋房的民主行动党全国总部,与潘俭伟和欧阳捍华会面,确定成为梳邦再也州选区候选人。书里没有为这个场景提供准确的日期,因为巧双自己也不确定了。第三页写到,“几天前,2008年2月13日,谢明在我工作时给我打电话,他随意地说:‘你最好做好准备’。”

我很确定这个场景是2008年2月17日。当天,我和竞选主任也是现在霹雳州班台州议员黄渼沄到总部采购宣传品,“选前最后一次”离开吉隆坡启程前往槟城,我清楚知道,下一次再到吉隆坡时,已是选举之后的事了。

茁长成长的巧双

走出总部的大门时,潘俭伟介绍说,“这是你家乡梳邦再也的候选人Hannah Yeoh,和她的丈夫Ram。” 


巧双和Ram新婚,手上只剩下700令吉现款,全部拿来向总部购买宣传品(第44页)。据我所知,民主行动党是马来西亚唯一不但没有给候选人拨款参选,候选人还得自己掏腰包购买宣传品的政党。中选以后,民主行动党的议员也得每月从薪金缴纳部分收入给党,作为党总部的营运经费。

民主行动党在选举中通过全民参与、小额众筹、作为小市民而非大财团的代言人的精神,在经历执政以后,仍然是我们的特质。

巧双的对手在提名后,在记者面前,搭着巧双的肩膀,说“我开始参政的时候,这个杨巧双还没出世呢!”那年巧双29岁,她的对手57岁。我们好些候选人,在2008年对垒的,是比我们年长近30岁的对手。2008年,很多选区的选民通过选票完成之前普遍认为不可思议的世代交替。

转眼间,巧双从政治素人到雪州首位女性议长,到妇女、家庭及社会发展部副部长,到重新学习当在野党议员(巧双从2008年当选雪州议员至2020年喜来登政变,都是雪州或者中央的执政党议员),成为民主行动党其中一名最获得跨族群选民接纳和尊重的政治领袖。

希望联盟执政期间的副部长称巧双为“班长”,在执政期间和失去政权之后,她都致力于建立真诚的政治盟友之间的互信关系。巧双对妇女赋权和城市治理的投入,让她成为选民和社会信任的重要意见领袖。

民主行动党的第三代领袖

在2021年杪回头看2008年,民主行动党因为秘书长林冠英积极重用和招揽信新人、乃至政治素人,遇上大海啸,为马来西亚政治注入了新的世代。最为可贵的是,这个世代,继续在个人的历练上成长,也带领民主行动党茁壮成长。

民主行动党在林吉祥和林冠英等第一代和第二代领袖的辅助下,民主行动党的2008年“海啸世代” – 以杨巧双为典型 – 抱持类似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巨大勇气,继续感召后进;同时,民主行动党也给予最大的空间,让这个世代在前线边做边学,以长跑的毅力,渡过重重难关而茁壮成长。民主行动党的第三代,至少有十数名在2008年和2013年大选走上全国政治舞台、如今全国知名的7字辈和8字辈领袖。

使命

2010年1月,巧双为我推介我的英文著作Speaking for the Reformasi Generation时说,美好的马来西亚于她而言,是没有贪腐、低生活成本、高效率的公共交通、孩子们以马来西亚人为认同且不需要再以族群作为认同、高素质的公共教育、可负担的医疗和高素质的公共医院、信仰自由,和有公信力的媒体、民主制度、司法、警察、反贪单位等,以及安全的环境。

她当时说,2008年以后的马来西亚像经历着装修的房子,看起来有点乱,但最终会有整修好的时候。

近十二年之后,我们知道,在改革马来西亚的路上,遇到重重的保守势力,没有坦途 。但是,也在这些年,我们结识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战友,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我们证明了我们从政的初心不曾动摇,我们在这场长跑中,储备了下一战的能量。

马来西亚处在前所未有的政治真空,这个国度在寻找新的平衡点、新的座标。杨巧双在2008年以对生命和对马来西亚的热情书写历史,现在是书写下一本书、下一段历史的时刻。

刘镇东

分享此文章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