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大选谁得益?

《新海峡时报》于本月12日的封面标题为“不急(No Rush)”,下文则说明“首相表示不急于召开第15届全国大选,因为他仍有许多“未完成的工作”,包括控制疫情、确保政局稳定及政党备战完善。”到底谁那么急着要大选?

经历了11月20日马六甲州选的胜利和12月8日上诉庭对前首相纳吉的SRC案判决后,巫统的核心领导层迅速展开猛烈攻势,企图施压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尽早解散国会。

要看清现在的政治乱局,就必须明白,依斯迈沙比里充其量只能算是“半个巫统”首相。他与巫统在马来种族政治的主要对手慕尤丁、土团党及国盟的关系比起与巫统党内核心领袖来得密切。 

这个刚过百日的依斯迈沙比里政府,最大的威胁不是来自于其他政党,而恰恰是巫统的核心领导层。

巫统三巨头的盘算

巫统的核心领导层指的是纳吉、巫统主席阿末扎希和署理主席莫哈末哈山的巫统三巨头。

他们想要闪电大选的三个原因如下:


第一,纳吉和阿末扎希脱罪的唯一途径就是确保巫统赢得全国大选,并由他们其中一人或莫哈末哈山出任下一任首相。

纳吉和阿末扎希已经搞垮了希盟与国盟两个政府,现在的他们只求逃过牢狱之灾,即使如今要拉下马的是巫统任相的政府,也在所不惜。


第二,三巨头要在巫统党选前举行第15届全国大选。这场党选已经从2020年6月30日展延18个月至2022年12月31日。

巫统三巨头知道依斯迈沙比里将会使用相位试图赢取巫统的掌控权。因此,挫败依斯迈沙比里的唯一方法是避免在第15届大选前举行巫统党选。


这是为了确保阿末扎希身为党主席在遴选候选人上的权力,而不是由身为三位副主席之一的伊斯迈沙比里拍板。一旦举行大选,即便巫统获胜,依斯迈沙比里再次被委任为首相的机会实属渺茫。

第三,阻扰18岁年轻选民投票。越高的投票率意味着巫统获胜的机会越低,而马六甲州选的成绩也证明了,年轻马来选票正转向国盟。



我在今年9月28日写到:



“国会将于2023年7月16日解散,选举必须在2023年9月16日或之前举行。”

“我常打趣地说,这位意外上台的马来西亚首相依斯迈沙比里目前最大的目标就是让自己的首相任期至少比起前任还多一天。”

“慕尤丁出任首相职位534天。因此依斯迈沙比里当然希望自己不会成为“有史以来任期最短的首相”。所以,这很可能促使他在2023年2月以前都不会解散国会举行大选。”


毋庸置疑的是,依斯迈沙比里并不想要现在、甚至也不想在2022年7月31日(这是他在9月13日与希望联盟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的其中一项条件)之后举行大选。

谅解备忘录的分歧


有好些人认为希盟应该撤回谅解备忘录,包括我的朋友、民兴党籍的达勒雷京。他声称谅解备忘录导致在野党在反对政府时软弱。但我的党同志亚庇国会议员陈鸿缣对此做出了很好的回应。

我希望民兴党不会因为希望联盟签署谅解备忘录一事而疏远希望联盟,也希望民兴党清楚:当下撕毁谅解备忘录就像飞蛾扑火,是一种自取灭亡的行为。


撕毁谅解备忘录的那一刻,闪电大选就一触即发——纳吉、阿末扎希和莫哈末哈山将美梦成真。如果巫统三巨头赢得多数席次,纳吉及阿末扎希将被无罪释放。


为了避免这种窘境,也为了可以带领马来西亚走向正确的方向,包括希盟、国阵和那些反对纳吉和扎希的巫统领袖在内的各方势力都需要确保备忘录继续生效,直到纳吉上诉到联邦法院的结果出炉以及阿末扎希案件的宣判。这些案件需要在我们踏入第十五届全国大选前来个了结。

我们也需要确保以跨党派的方式实施实质的选举改革,为所有政党在第15届大选中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马来西亚政局如今处于前所未见的情况。身为领袖,我们需要有具战略思维。否则我们亢奋的按着敌人的调子起舞,甚至葬送国家的未来。

分享此文章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二次起飞

如果安华首相领导的团结政府在经济思维上带领国人大胆突破,并且…
点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