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用什么标志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取得联盟效应。
民主行动党曾于1990年加入东姑拉沙里领导的人民力量联盟(Gagasan Rakyat)、1999年加入替代阵线(Barisan Alternatif),但两个联盟都寿命短暂。
民主行动党自2008年308大选以后,都以联盟姿态参选,其中民联于2008年4月1日成立,2015年6月6日因伊斯兰党的内部分裂、掌权的保守派靠向巫统而终结。
希望联盟于2015年9月22日由公正党、行动党和诚信党联合成立,2017年3月土团党加入。2020年2月喜来登政变土团倒戈,希望联盟失去政权,在野党无法整合而势力分化。
民主行动党于2013年面对社团注册局围攻,几乎灭党。行动党领袖当时准备以伊党旗帜在半岛上阵,候选人手上拿着伊党和行动党的委任状,以防万一。
2018年4月,行动党决定接纳以希望联盟共同标志参选。当时大家共同接受的标志为公正党旗帜。
2021年3月29日,行动党中委会决定使用希望联盟党徽为共同标志、诚信党也在同时期做出类似的决定。2021年4月8日三党在波德申开会,诚信党与行动党向公正党说明维系希望联盟需要共同旗帜的期许和看法。
2022年1月26日公正党决定使用该党党旗,而诚信党和行动党使用希望联盟共同标志参选柔佛州选,是经历近乎一年纠结的结果。
有人认为,民主行动党只要当反对党就好,不需要联盟效应。
问题是,如果只是巫统的基本盘对民主行动党的基本盘,巫统可以靠基本盘全员出动、中间选民“在家睡觉”(不愿意出门投票)而执政。但民主行动党单靠基本盘而独行就只能当在野党,也将失去更多席次。最好的例子是马六甲。
事实上,任何在野党要是独行,最终都会将政权拱手让给巫统。
巫统过去独霸马来西亚政治,主要因为该党“养着”一批基本盘投票机器,会跟着党的指挥在选举时投票。其他选民则被教育成不关心政治。加上选举制度的扭曲,反对党的铁票被集中在少数选区。
随着巫统内部腐化、老化、内卷化,巫统的基本盘没有扩大。然而,随着城市化、马来人中产阶级化、教育水平提升,整体选民总量增加,巫统板块的比重降低。
18岁投票和自动登记选民进一步改变这个格局,有更多的选民不在巫统的掌控当中。
要打败巫统的基本盘,就得说服中间选民他们的选票是有意义的,他们的选票决定谁做政府,决定柔佛州和国家的未来。
也只有在有了联盟效应,才能动员中间选民投入选举。否则,中间选民会觉得选举没有意义,何必费时费心力。
所谓中间选民指没有党派色彩、不特别支持任何一方的大多数选民。
联盟盟党之间要对大部分的问题达致共识。我们吸取了马六甲的经验,拖泥带水只会没完没了,拖慢选举备战,最终影响选举结果。
因此,既然公正党决定要用自家党旗独行出阵,民主行动党和诚信党则继续使用希望联盟旗帜,继续撑住联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