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吉的陨落
- 1 9月 2022
- 未分类

纳吉在位期间种种穷奢极欲的行为,终将让这位前首相被历史记载为马来西亚有史以来最糟糕、监守自盗的盗贼统治者。
纳吉一度在权力巅峰,但因愚昧所赐,如今他必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上代价、锒铛入狱。
2008年3月,我首次当选国会议员。同年6月,我出席新加坡香格里拉论坛,时任副首相兼国防部长纳吉也在场,等候上台发表演讲。
我走上前,自我介绍为“Bukit Bendera”,即我当时的国会选区升旗山。
他立刻回应说,他很庆幸民主行动党领袖没有对蒙古女郎阿旦杜亚案穷追猛打。随后,他又说他自己是马来西亚多元族群的领袖。
这场匪夷所思的谈话,是我和纳吉至今唯一一次交谈。
这次偶遇给我的印象是,纳吉是一个反应算敏捷的政治人物,他也很清楚阿旦杜亚案件对其声誉造成的打击。否则,他怎么会和首次见面的陌生人主动谈论这起案件?
纳吉的任相之路
反对党领袖安华宣称的916变天大计未成,但足以对巫统和国阵统治造成威胁。纳吉和慕尤丁利用这场危机,拉时任首相阿都拉下马。
2008年9月17日,阿都拉被迫将角色吃重的财政部长一职交由纳吉出任。纳吉和慕尤丁嗜血后,于一周后再次向阿都拉逼宫。这次,阿都拉同意在2009年4月交棒。
在阿都拉任内,媒体管控相当放松。当时的不成文规定是只要不直接批评首相,其他依据事实的批评都被默许。
但到了2009年1月,短暂的媒体自由再次收紧。在纳吉接任首相之际,Astro决定停播好几个当时非常受欢迎的政论节目。
纳吉决心以恐惧钳制民主,想回到过去专制的时代。纳吉将国阵在2008年大选的失利,归咎于阿都拉没有严厉管控媒体,也无法让嘈杂的反对党和净选盟等非政府组织噤声。
2009年2月,当时还是副首相的纳吉收买数名州议员跳槽,导致民联霹雳州政府垮台。这场宪政危机可说是2020年喜来登政变的“彩排”。
巫统当权派都认为阿都拉本来可以通过和伊党合作、组成马来人大团结联合政府,阻止民联在2008年3月的全国大选夺走吉打、霹雳和雪兰莪州政权。
伊斯兰党主席哈迪阿旺当然求之不得,却被正直的聂阿兹(Tok Guru Nik Abdul Aziz)挡下。
聂阿兹当时强烈反对和巫统合作,导致巫统-伊党的结盟计划推迟了近十年,直到2018年大选后才落实。
纳吉在掌权之前就展露他的真面目:他不相信民主、不尊重媒体自由,也不尊重人民在选举中给予反对党的政治委托。他也不惜利用伊党为自己谋利。
纳吉成为首相后,变本加厉。
权力巅峰
身居首相高位的纳吉并没有任何原则、志向或信念。他是要尽最大可能长时间掌权的交易型领袖。以下是纳吉作为领袖的几个特征:
第一,“金钱即王道”(cash is king)
众所周知,纳吉从来都不是魅力型或具有远见的领袖。前首相马哈迪和公正党主席安华都比纳吉更受欢迎。
纳吉深知这一点,因此他决定用金钱“购买”巫统内部和民众的支持,弥补自己群众魅力的不足。
纳吉由衷相信,金钱可以为他买到支持和忠诚。他不会理解为什么有人会愿意为正义和尊严而战。
第二、任命多位顾问,却交上空白成绩单
长时间在体制内打滚的纳吉知道自己需要被视为有为的领袖。
既然他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还认为大部分公务员也和他一样无能,纳吉决定聘雇顾问,通过顾问公司提呈的各种 PowerPoint 报告制定政策。“一个马来西亚“(1Malaysia)如此空洞的口号就是公关公司所提出的。
另外,依德利斯(Idris Jala)通过首相署表现管理和传递单位(Pemandu),担当起“内部顾问”的角色,试图通过零碎的改革建议打动选民。以蓝海战略闻名的韩裔顾问金伟灿(W. Chan Kim)也成为纳吉众多顾问之一。
他们共同推出国家蓝海策略(National Blue Ocean Strategy),首批举措之一是以减低营运成本之名,将囚犯关进军营。
在六个军营中设立监狱的举动引起军队高层的极度不满,也显示纳吉、依德利斯和金伟灿完全不理解武装部队的职能,以及监狱部门与军队的不同角色。
第三,缺乏同理心
纳吉是无法了解小市民生活的太子党。选择以实施消费税填补空虚的国库,证明他无法理解马来西亚面对的核心经济问题。
大多数马来西亚人之所以没有缴纳所得税,是因为他们处于经济的最底层,没有达到最低收入门槛。要改善马来西亚经济,应该提高收入,而不是增加税收。
纳吉在2015年4月落实消费税,恰逢全球汽油价格急剧下跌迫使他在大幅削减2015年和2016年的联邦政府年度预算拨款,让他成为最不受欢迎的人物。
他还不忘分享不吃白饭,吃藜麦(quinoa)的“养生秘诀”。
第四、自认拥有免罚特权
纳吉和他的妻子罗斯玛认为他们将永远处于权力巅峰。
他们公然无视法律、规则和规范,明目张胆地犯罪。更猖狂的是,他们从没想过掩盖自己犯罪的罪证。
导致纳吉入狱的SRC案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了得到追随者的支持,纳吉觉得有必要以自己的名义签署支票给巫统和国阵军阀。要这样做,他的私人银行账户就需要存入现金,因此才会留下资金流转痕迹。
纳吉和罗斯玛因为这种妄想拥有免罚特权的扭曲思维,最终导致自己的罪行无所遁形。
五、轻视与铁腕对待政敌
纳吉在位时,用尽国家机关对付政敌。因为揭露一马丑闻而受到诉讼甚至生命威胁的人多不胜数。
慕尤丁曾告诉我,他在2015年7月被开除副首相职后,被政治部派员跟踪。
纳吉也监禁了他当时最大的政治对手安华。
纳吉在2018年投票日当晚两次致电安华时,他一定对自己在2015年监禁安华的决定感到懊悔,因为正是这项决定迫使反对党重新整合,最终形成推翻纳吉政府的势力。
2018年5月9日,安华仍被扣留在蕉赖的政府医疗机构。
纳吉认为希盟不会赢得足够的席位,而安华就会因此同意与巫统组成政府。
希盟却创造奇迹,在选举之夜赢得113国席,以一席之差超越了简单多数需要的112席。
政治误判
纳吉在2009年上台时,巫统已不再是曾经的霸主。
反对党在一年前的2008年大选成功打破国阵在国会的三分二多数议席优势。
反对党除了赢得吉打、槟城、霹雳和雪兰莪州政权,还一并拿下吉兰丹。2008年大选,反对党囊括49%选票,国阵则得到51%选票。
这本应是一个催促巫统-国阵改革的警钟,但纳吉不这么想。相反的,纳吉开始追击和打压反对党,试图巩固一党制国家。
2013年,国阵在纳吉的领军下险胜保住政权,总得票率却低过当时由民主行动党、人民公正党和伊斯兰党组成的反对党联盟民联。国阵仅获得47%的选票,民联则获得51%的选票。
选区划分不公(Gerrymandering)让国阵得利。
明知巫统-国阵的受欢迎程度不复存在,纳吉依然不肯让步。
纳吉在位的近十年里,未曾推动需要在国会下议院得到三分二支持的任何修宪案。
原因很简单:纳吉放不下身段和反对党协商。
相比之下,2018年之后马来西亚已经成功修宪三次,第一次是将投票年龄降低到18岁并实现自动选民登记,第二次是恢复沙巴和砂拉越的“邦”地位,第三次则是通过反跳槽法。
从2013年5月大选后到同年国庆日期间,纳吉与安华双方的幕僚曾探讨合作的可能,但最后都不了了之。
纳吉没有政治意愿容纳在野党。
为了自保,他选择采取三管齐下的策略:
第一、监禁安华,从而除去反对党首相人选。
第二、以穆斯林大团结的名义,招纳伊斯兰党加入巫统阵营。
第三、把反对党描绘成由行动党和华人主导,让马来选民对反对党有所恐惧。
安华于2015年2月10日入狱,反对党顿时失去首相人选。聂阿兹于2015年2月12日离世后,阻止伊党奔向纳吉的唯一障碍也被剔除了。
2015年6月,亲纳吉的伊党保守派在党选挫败中庸派,后者另起炉灶,创立国家诚信党,伊党正式决裂。
消息透露,随着纳吉在一马公司弊案中的犯罪细节被揭发,早在2015年就有人尝试说服他引退,以换取保护和特赦。
如果他当时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入狱而选择体面离开政坛,也许巫统、国阵和他自己就不会落得今天的窘境。
但纳吉和罗斯玛从未想过他们会失势,也从未想过以他们为首的政治秩序会被打破。
国阵在2016年5月7日的砂拉越选举中大获全胜。紧接着,巫统在同年6月18日的大港及江沙双补选大胜。
尽管一马公司爆出多宗丑闻,纳吉依旧老神在在,地位不受动摇。
从双补选的成绩来看,如果巫统和伊党与希盟展开全面三角战,将有利于巫统。至少纳吉是这样认为的。
他相信那些对他本身和巫统不满的马来选民会把票投给伊党。只要他们的票不投给希盟,巫统就会获胜。
纳吉早在2014年3月就想出一套策略,却因为自鸣得意而被对手希盟后来追上,被打得措手不及。
他始料不及的是,反对党能够达成共识,马哈迪与安华在2017年7月14日和解;并在2018年1月7日达成协议,由马哈迪和安华分别出任第七任、第八任首相人选,反对党在全国大选前解决领导人的问题。
纳吉最近透露,他曾考虑在2017年8月解散国会。但有鉴于马哈迪与安华在同年7月达成和解,即使是8月选举也已经无法挽救局面。
纳吉走的每一步,例如在国会解散前夕取消土团党的注册,以及将投票日定在星期三的工作日,都引起国人对纳吉政府的反弹。
主导权已经落入希盟的手中。
竞选期间,纳吉在直播演讲中声称希盟从外地运送大量支持者出席在马六甲和布城的政治讲座。
但我很清楚知道,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自愿出席,没有得到任何津贴或交通安排。
纳吉也信心满满,他声称自己“了解实际情况”并“拥有强大的基本盘”。他和他的核心幕僚都误以为国阵将以三分二的多数议席获胜。他与现实完全脱节,才会做出匪夷所思的误判。
我当时曾评论,纳吉的处境就像晚期的希特勒,躲在防空壕,完全不懂外面发生什么事情,只会偶尔现身胡乱开炮。
为2018年后的生存而战
第14届全国大选后,国阵联邦政府倒台,纳吉清楚自己难逃牢狱之灾。他曾试图逃离马来西亚,但不果。
2018年6月30日,在纳吉的支持下,阿末扎希获推选为巫统新任主席。本应推举新领导人、带领党重建并为下届大选翻身做准备的巫统,被纳吉和阿末扎希牢牢掌控。
纳吉与阿末扎希知道,如果不想入狱,甚至想要强势回归,他们就必须摧毁希盟政府。
于是,巫统开始采用焦土策略,不断在希盟政府执政期间煽风点火。纳吉自2019年1月的金马仑补选开始以“羞啥呢我的老板“ (Malu Apa Bossku)重新包装形象,卷土重来。
巫统从2018年10月起与伊党联手合作,并于2018年12月8日共同发起反ICERD示威。
纳吉和阿末扎希对希盟政府左右开弓,最终在2020年2月的喜来登政变中推翻希盟政府。
这是他们企图从各自的弊案中脱身的翻身战。后来,见慕尤丁不再迎合他们的要求,纳吉和阿末扎希又推翻慕尤丁政府。
自2021年8月依斯迈沙比里就任首相以来,纳吉和阿末扎希一直在施压解散国会,也致使马六甲在2021年11月和柔佛在2022年3月提前举行州选。
如今纳吉已经入狱,阿末扎希也撑不了多久。假设,纳吉在2018年败选时就向全国人民道歉、退出政坛并请求某种形式的赦免,他今天的下场也许会大不相同。
后记
我们近期就濒海战舰(LCS)弊案与纳吉脸书管理员的多次交锋,让我意识到纳吉并没有改变。
他不在乎事实,他旨在不断发布虚假的论述误导民众,他甚至不在乎这些帖文会不会在未来对他自己起反作用。
LCS能够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的原因之一,正是因为纳吉一直在谈论这起弊案,有些天甚至不惜为此发出近10个脸书帖文。
纳吉听信那些看似聪明,但实际上几乎一无所知的顾问,包括依德利斯和金伟灿。今时今日,他亦是如此地信赖律师再益和郑宝德。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他们很可能是加速了纳吉入狱的导因。
纳吉不曾认真思考策略。一路走来,他的误判、迷思和愚蠢行为让他走向没落。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他终有一天能够卷土重来。但我说,纳吉的政治生涯已经结束。
刘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