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全国大选的棋盘博弈

希望联盟必须在半岛赢下至少80席以捍卫马来西亚民主并延续国家改革的议程

希望联盟必须先搞清楚自身期望在第15届大选得到的战绩,以及我们是否准备以胜选的心态参与选举。

要取得胜利并不简单。首相兼巫统副主席依斯迈沙比里在8月27日向巫统最高理事会表明,所有情报单位都认为来届大选将会出现悬峙议会(hung parliament)。

民联(希望联盟前身,包括人民公正党、民主行动党及伊斯兰党)在2008年第12届大选及2013年第13届大选中,在半岛赢得80国席,而国阵则赢得85席。在沙巴、砂拉越和纳闽的57席中,希盟只获得2席(2008年)和9席(2013年)。东马的议席过去一直被认为是国阵的“定期存款”。2018年的第14届大选,希望联盟,即民主行动党、人民公正党和国家诚信党在半岛赢得98席、在砂拉越赢10席,在沙巴赢6席。在沙巴和砂拉越的重大突破,让希望联盟最终赢得114席,比112席简单多数席位还多出2席(包括由独立人士赢得的1个吉隆坡席位)。

沙巴和砂拉越的政治环境与半岛截然不同。这两地的政党在第15届大选不会再像以往那样与国阵密不可切。要预测大选成绩,就要先看半岛的席位走向。在半岛的165席中,国阵认为相比于2018年赢得的49席,他们有信心在来届大选可以更上一层楼、赢下70席。

希望联盟在2008年、2013年和2018年连续三届赢得相同的55席。自2013年起又连续两届赢得另外10席。即使采取保守估计,我相信希望联盟在来届大选可以赢得至少55席,即那些在2008年、2013年和2018年连续三届赢得的议席。

与土团党共组国盟的伊党在其堡垒州吉兰丹和登嘉楼的支持率暂无太大变化。因此,伊党可能赢得至少15席。

简而言之,国阵、希盟和伊党的席位目前推算分别为70席、55席、和15席。

第15届大选的焦点将集中在其余的25席(165席减去140席)。但希望联盟的目光必须看得比这25席更远,以预备应对大选后会出现的各种可能。

如果希望联盟在半岛赢得少于60席,其它政党就会在大选后的组阁过程中完全排除希望联盟。在国会占三分二多数(222席中的148席)的他们也可以随意修改宪法。

若是如此,自2018年以来得到的改革进程将会付之流水。马来西亚的民主将在未来十年里面临重挫、进入寒冬,反对党联盟的角色也会被大大削弱。

如果希盟可以在半岛赢得80席,那就意味着任何修改宪法的法案必须得到希望联盟的支持才能通过。希望联盟将扮演关键角色。

半岛165席中,希盟若赢得超过80席,加上第三个联盟—国盟—有所斩获,国阵很大可能就赢少过80席。这就会形成“三国演义”的局势。届时,希盟将有资格邀请其它政党组成联合政府。

希望联盟在第13届及第14届大选的目标,是在半岛赢得100席。第14 届大选,希盟赢得98席,仅比100席少两席。如果希盟在第15 届大选中赢得半岛的100席,其他政党将倾向于跟希盟谈判,以组建由希盟为主的联合政府。

希盟在半岛165席中赢得60席、80席或100席,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和结果。希盟的所有政治领袖都必须意识到,我们必须尽全力赢得至少80席,以捍卫马来西亚民主并延续国家改革议程。

希望联盟要赢得至少80席,就需要鼓励更多选民投票,推高投票率。

马六甲和柔佛州选举清楚显示,国阵只是守住了基本盘,而且与上届大选成绩相比,其基本盘已经有所萎缩。国阵在马六甲的得票率为38%,在柔佛则是43%。第14届大选,国阵在马六甲和柔佛都获得超过6成的马来选民支持,但在两次州选中,国阵的马来选票下降至5成左右。

希望联盟要获胜,就一定要提高投票率,以削弱国阵基本盘的影响力。国阵深知这一点,这也是为什么坊间会流传两种说法:第一是巫统-国阵非常强大,很难被击败;第二,投票没有意义。这两个说法旨在劝阻反对巫统-国阵或支持反对党、支持改革的选民出来投票。

2018年5月的第14届大选有1490万合格选民,其中82.3%或1229万选民出门投票。第13届大选,选民投票率85%,即1105万人,是马来西亚历史上投票率最高的选举。

截至2022年5月,因为落实了18岁投票和自动选民登记,我国有2102万合格选民——比第14届大选大幅增加了600万人。

以两句话简述希盟面临的挑战,就是如果少于1200万选民投票,国阵就很可能会大获全胜。但如果有超过1600万选民投票,希盟就有很大机会赢下100席。

为了激励1600万选民出门投票,希望联盟必须提供积极且具有说服力的论述,说服选民我们准备如何重建国家与复苏经济。这并不容易,但希盟的所有领袖和马来西亚选民都必须就此共同思考和尽早采取行动。

/刘镇东与祖基菲阿末

刘镇东是柔佛州议会反对党领袖暨民主行动党全国备战委员会主席。他在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出任马来西亚国防部副部长。

祖基菲阿末是国家诚信党的策略局主任暨瓜拉雪兰莪国会议员。他在2018年5月至 2020年2月出任马来西亚卫生部长。

原文刊载于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ISEAS)Fulcrum网站。本文为中译。

分享此文章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

二次起飞

如果安华首相领导的团结政府在经济思维上带领国人大胆突破,并且…
点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