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来人都是保守选民吗?
- 27 4月 2021
- 政治
首相慕尤丁、阿兹敏和其他喜来登政变的推手,其中最常用来合理化政变的托词指希望联盟的马来选票得票率太低,来届大选胜选机率低。这种说法的主要论据是2018年大选希望联盟在西马半岛仅得26%马来选票,而国阵获得46%、伊党获得28%。
然而,这样把整个半岛的马来选票笼统地拉在一起谈,忽略了两个关键的因素。
第一,西马半岛决胜负的选区,都是马来选民稍微多数、但多元族群的选区。非马来选民在这些选区占3成至一半。当希望联盟在一个马来选民稍占多数的多元族群选区得到3成或4成的马来选票,配合非马来选票,希望联盟将是最有可能胜选的一方。这其实也是慕尤丁在2018年在希望联盟旗下赢得巴莪的方程式。巴莪有64%马来选民、32%华裔、4%印裔。
第二,每一个州的选情很不一样。希望联盟在雪州和吉隆坡,在三党中获得最多的马来选票。(雪州 – 希望联盟 39%; 国阵 36%; 伊党 25%。吉隆坡 – 希望联盟 38%; 国阵 38%; 伊党 24%。)

在柔佛、森美兰和马六甲,希望联盟分别获得31%、30%和29%的马来选票,并且赢得这三个州属的州政权。希望联盟在柔佛州议会的56席中赢得36席,也赢得26席国会议席当中的18席。在槟州和玻璃市,希望联盟获得29%的马来选票。以上这五个州属,伊党的马来选票都排在第三位。
然而,在吉打、霹雳和彭亨,希望联盟分别获得25%、22%和15%的马来选票,并且排在第三位。在吉兰丹与登嘉楼,希望联盟仅分别获得9%和7%的马来选票。伊党在丹登两州获得51%的马来选票。但是,伊党在2018年在这两州的大胜,主要是因为伊党以反纳吉的姿态竞选。现在伊党身处国盟政府,在国人面前曝露该党领袖的失误和缺点,丹登两州在来届大选的选情仍是未知数。
如果希望联盟可以在半岛西海岸各州获得3成到4成的马来选票,在当下这个希望联盟-国盟-国阵的三国演义格局下,希望联盟“大帐篷”(big tent)很有可能可以赢得半岛165席当中90至100席,也意味着执政在望。
怎么说?一般论者认为马来选民不是倾向巫统就是靠向伊党,其实是过时的判断。自2008年起,民联和希望联盟都掌握可观的马来选票,对选举结果起着很大的影响。这一大组的马来选民要求廉洁政府、拒绝贪腐。
希望联盟必须谨记这点,绝不漂白纳吉的罪行,也不与“法庭贪腐群”为伍。与其他的马来西亚人一样,有相当多马来选民追求族群和文化包容的社会,也追求阶级间相对公平和平等的经济分配。新冠疫情期间 “antara dua darjat”(阶级差别对待)引起很多马来平民的批判,更导致马来选民对国盟政府的不满。
马来西亚早已跨越马来选民只支持纯马来人政党的年代。而我们必须清楚,马来选民不是铁板一块,而他们的选择已经不再只是巫统或者伊党。只有理解有很大群的马来选民,也追求廉洁、公平和关心民瘼的政府,才能理解当前的三国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