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州选:三强鼎立之局

马六甲州选的赢家虽然是国阵,但无庸置疑的是,三大政治联盟相互博弈的局面也从此诞生,并将持续到下一届大选。

国阵在马六甲的28席独占21席、希盟守住5席、国盟得2席,意味着国阵政府将以三分二的多数优势执政。然而,细看选举成绩,将有助于更清楚掌握未来局势的走向。

小选区、微差胜负

在假设民主行动党可以赢下鲁容(Duyong)及彭加兰峇株(Pengkalan Batu)的前提下,我早前预测希望联盟可以赢得8席。这两席皆为城市选区,前者有6成马来选民,后者有6成半的马来选民。可惜的是,行动党最终以200票输掉鲁容、以131票败走彭加兰峇株。我也以为公正党会拿下巴也隆布(Paya Rumput),但该党最终以629票败北。最终,希望联盟只赢得5个席位。

马六甲州选,是一场各阵营势力在多个小型选区博弈的选举。2018年大选,10个中间摇摆议席的多数票总计不超过5000票。当时,多数票不超过1000票的选区一共十个,巫统赢下其中的7席,希望联盟则赢下3席。

此次州选,28席中有13席的多数票不超过1000票。

这些摇摆选区的胜负其实可以被逆转。巫统在这些选区的胜利有侥幸的成分。如果这场州选没有被设下严苛的社交距离限制、而不同政党在竞选的议席上采用不同的战术,那么这场州选的结果很可能被完全颠覆。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侥幸胜利也是胜利。

国盟令人意外的表现

国盟的得票率比许多人预期的高。简单来说,国阵在马六甲的得票率增幅不大,但国盟却从希盟手中分走了不少选票。

马六甲在2018年的有效票数为41万3156票,2021年的州选则是31万9689票。

国阵在2018年的总得票为15万6318张,在2021年下降至12万2741张。希望联盟在2018年总得票21万1153张,但在2021年仅得票11万3968张。希盟的得票总数相较于国阵,可谓大幅下跌。

国阵2018年的得票率是37.84%,2021年则是38.39%,仅上升0.55%。

希望联盟在2018年的得票率是51.11%,但在2021年大幅下跌至35.65%。伊党在2018年得到10.78%,但在联同土团党组成国盟后,国盟在2021年的得票率共计24.47%。

显然,巫统的胜利必须归功于善用党内选举机器来动员其基本盘选民,但它并没有争取到新的支持者。希望联盟在马六甲州选的支持实际上是流失到国盟—土团党,而非巫统。

根据各种迹象和民意调查显示,反对巫统的马来中间选民,尤其是年轻选民,纷纷转投国盟。巫统并没有真正取得新的支持或突破。

马六甲州选让国盟在马来西亚政治光谱上找到位置。国盟在双溪乌浪(Sungai Udang)的胜利让人跌破眼镜。这个拥有超过4成军人票的选区一直都是巫统最强大的堡垒。国盟却在这个席位赢得可观的军人票,再次说明了选举政治的复杂性。

三分天下是大势所趋?

由纳吉、阿末扎希、莫哈末哈山为首的巫统主流派系,竭尽全力想要扼杀土团党的政治生命,但马六甲州选让国盟取得了一线生机。

伊党在半岛南部相对弱势,但国盟—伊党仍在州选拿下24%的选票。换言之,在伊党传统强区的吉打、吉兰丹、登加楼、霹雳州南部、彭亨州东部等马来腹地,国盟更有能力挑战巫统的势力。

马六甲州选的成绩不太可能让巫统及土团党再次结盟。正如莫哈末哈山已经率先发声,纳吉、阿末扎希、莫哈末哈山等巫统三巨头有意推动提早举行全国大选。他们将继续向首相依斯迈沙比里施压,力推在2022年第一季度解散国会。

依斯迈沙比里、国防部长希山慕丁、多媒体及通讯部长安努亚慕沙以及其他几位巫统领袖与巫统三巨头并不咬弦,而依斯迈沙比里肯定不想在自己位子还没坐暖就解散国会。

如果巫统三巨头无法在联邦层级上得逞,他们是否会尝试在自己控制的州属,例如柔佛或霹雳引发州选?

一旦巫统施压依斯迈沙比里,他将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其他政党又会如何应对?

马六甲州选或许已经解套马六甲州的政治困境,但它却在联邦层级引发更大的问题,即国阵与国盟未来的竞合关系,以及希望联盟的未来走向。 

分享此文章

留下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