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辟蹊径 (无删减版)
- 17 September 2011
- Uncategorized
首相纳吉在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窘境中穷则变,于马来西亚日前夕电视演说宣布将废除内安法令、解除紧急状态、修改媒体法令,打开民主化的缺口,为马来西亚政治注入新的变数。
安华提出916夺权计划引起国民共鸣,2008年9月17日纳吉藉此质疑前首相阿都拉的领导能力,向其逼宫,阿都拉后来妥协委纳吉担任财政部长。同月25日纳吉与慕希丁联手向阿都拉逼宫,成功迫使阿都拉承诺下台。
三年后的916前夕,纳吉自己恰巧与阿都拉易地而处。自709事件以来,纳吉全面失去中间选民的支持,而自独立民调机构于8月29日公布纳吉民调以来,巫统内部欲取代纳吉的势力,尤其是前首相马哈迪,已经蠢蠢欲动。
民间要求制度改革的力量,渐有在大选绊倒国阵的能耐,上届大选国阵在半岛的选票只有49%,全国也只有51%,只要在柔佛、沙巴、砂拉越在各输三分之一的席位,变天不是不可能。然而,巫统的保守派则认为只要强力打压和金权收买,所有反对的声音将消失,国阵又将回到2004年的强势状态。
巫统的保守派不承认自1998年安华事件以来的三届大选(1999、2004、2008)要求制度改革、民主化、反对朋党经济是马来西亚人共同的愿望,只是2004年阿都拉剽窃了改革的议程。此外,巫统自2005年7月希山慕丁亮剑强调马来人议程以来,国阵作为多元族群联盟已名存实亡。
纳吉在前无退路(民意)、后有追兵(马哈迪等巫统保守派)下铤而走险力争主动权,开启民主化的闸门,多少像1987年韩国与台湾解严的局面。威权政权被迫卸下部分合法暴力机制,但仍然握有无限、不均等的行政和其他资源,从韩国与台湾的经验看来,有延续执政权的可能。韩国要到1997年选出金大中才算完成彻底的轮替,台湾要到2000年陈水扁藉着与连战与宋楚瑜三角战上台才有政党轮替的机会。
威权政府当然不会轻易放弃合法暴力机制,在野党、媒体和公民社会必须严加追击,确保纳吉不会食言,也要设定议程推动更全面的民主化。
民主化议程让在野党占有制度受害者的道德制高点。民主化以后,执政威权政府在中间选民眼中不再是恶霸,在野党就必须建立全面替代性的经济政策论述,才有取代执政党的可能。
《星洲日报》
Share this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 26 Sep 2022·
Ending low pay

- 2 Jul 2022·
𝗧𝗵𝗲 𝗔𝘀𝗶𝗮𝗻 𝗙𝗶𝗻𝗮𝗻𝗰𝗶𝗮𝗹 𝗖𝗿𝗶𝘀𝗶𝘀: 𝟮𝟱 𝘆𝗲𝗮𝗿𝘀 𝗼𝗻
Join Us
Let’s build the next wave together
To all Malaysians who created the GE14 miracle, keep fighting. We will be back stro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