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竞选期的魔术
- 5 April 2012
- Uncategorized
学者黄基明访问林吉祥的《铿锵吉祥》当中,特别受到网络报《内幕人》(The Malaysian Insider)关注的,是林吉祥对the magic of campaign的说法。所谓竞选期的魔术,就是竞选期间发酵的元素,最终决定游离/中间选民的去向,进而决定结局。
马来亚独立后于1959年举行第一场选举,竞选期一共42天,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更暂时辞去相位,全力投身竞选活动。
自1969年513事件以后,竞选期不断缩短,马哈迪上台后更每况愈下。1999年大选和2004年大选几乎刚好符合法定的最低一周竞选期。
国阵把竞选期缩得短得不得了,表面的说辞是,科技发达了,不必那么长的竞选期,但是,主要还是害怕夜长梦多,害怕“竞选期的魔术”。
净选盟(BERSIH)在2006年11月成立时,就特别要求21天的竞选期。21天怎么来?21天的说法是,如果按1959年选举为例,1959年可以有42天,我们现在只是要一半。
另外,英国选举竞选期为一个月,澳洲选举法定则规定五5周。这些和我们奉行类似制度的共和联邦国家可以有那么长的竞选期,马来西亚有三周(21天)不算多。
当然也有在野党的同志和朋友认为竞选期太长,大家都会疲于奔命,也没有那么多资源消耗。
从民主的角度而言,越长的竞选期,让选民有更长的时间评估朝野的政策,作出明智的决定。
从在野党来看,由于马来西亚的在野党无法获得主流媒体尤其是电子电视媒体的公平对待,越长的竞选期,就能让领袖们深入各地,通过直接会面、讲座会、群众大会在说服选民。
308大选可以说是这样经历的典例。国会于2008年2月13日解散,2月24日提名。我要到3月1日才真正确定国阵可能在槟城倒台的形势。
当时行动党的竞选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而国阵在当时无法确定谁将出任首席部长,在丁福南、邓章耀和李家全之间表演“我才是”的公开对峙。我的判断是,那是槟城中间选民完全转向在野党的开始。
全国马来选民转向在野党的关键时间点,应该是选前四天政府指示选委会不采用宣传多时的不脱色墨水,令大众觉得国阵准备欺诈,燃起马来中间选民同情弱势的情绪。同一时候,马来前锋报等马来文媒体不断攻击安华,一方面为安华带来同情票和对强权的愤怒,另一方面激起马来民众对安华的注意力。
竞选期的魔术,会在来届大选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刊登在4月号《火箭报》
Share this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 16 Sep 2023·
𝗪𝗵𝗮𝘁 𝗜 𝘂𝗻𝗱𝗲𝗿𝘀𝘁𝗮𝗻𝗱 𝗮𝗯𝗼𝘂𝘁 𝘁𝗵𝗲 𝗵𝗶𝗴𝗵𝗲𝗿 𝗽𝘂𝗿𝗽𝗼𝘀𝗲 𝗼𝗳 𝗵𝗮𝗹𝗮𝗹 𝗶𝗻𝗱𝘂𝘀𝘁𝗿𝘆

- 12 Sep 2023·
Green transition as a new investment opportunity
Join Us
Let’s build the next wave together
To all Malaysians who created the GE14 miracle, keep fighting. We will be back stro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