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与选举

媒体与现代政治有着近乎不可分割的连体关系。大部分的官方情报和民调单位都认为国阵目前仍然可以在来届大选以120席左右胜出(总议席222席、门槛是112席)。随着执政党不能完全掌控媒体生态,我的预测是,进入竞选期,国阵将会落败。

2011年5月的新加坡大选,新加坡主流平面媒体给于在野党相对公平的报道,即没有特别攻击在野党、至少获得40%以上的新闻、在野党活动人潮汹涌的照片也获得公平的刊载。(电视媒体则没有对在野党人开放)。大部分从马来西亚到新加坡观选的观察员都看傻眼了。新加坡报章是出了名偏颇执政党,怎么整个选举看起来那么中立?

我后来问一名新加坡的退休部长,他说,如果主流媒体没有让中间选民感觉到公平报道朝野双方的新闻,如果主流媒体被中间选民感觉到偏帮执政党,他们干脆不看主流媒体,自行到网上寻找他们要看的资讯,苦的不是选民,而是执政党的讯息传达不到中间选民。

新加坡政府的精打细算,背后的现实是,一党独大的执政党平时控制媒体,选举期间要说的话,平时已经说了千百遍,受众也听了无数回,竞选期一到,中间选民只是想听听平时听不到的在野党的说法来做个比较。这也解释何以在野党的集会万人空巷,执政党的集会小猫三两只。

新加坡执政党与马来西亚的国阵像是难兄难弟,国阵的前身联盟于1955年自治邦选举起执政,是全世界目前有选举的国家(中共、北韩、越共除外)中,不间断在位最久的执政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则自1959年起执政。两个威权政体,都因为媒体生态的变化而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

过去,政府操控媒体、设定议程,在野党很难反扑。1990年大选的最后数日,马哈迪政府拿着东姑拉沙里在沙巴带着的稻草帽的照片,说中间挂着一个十字架,说明拉沙里要出卖马来人和穆斯林的权益,甚至说拉沙里就是马来版的吴三桂协助葡萄牙人进攻马六甲王朝。22年前本来近乎发生的改朝换代竟然在最后一刻功亏一篑。

自2008年308大选以来,巫统、土权组织、马来前锋报一直在挑起马来族群、伊斯兰和皇室议题,意图分裂民联、也要在马来人当中让选民质疑民联、营造族群的围城心态。与东姑拉沙里的十字帽的“政治炸弹”相比,在过去5年见怪不怪了。马来选民对民联的支持,还是维持在45%上下,没多没少。

这个年代不一样了。1990年住在城市的人口只有4成半,现在7成。在半岛,过去我们所理解的离开城市遥远的乡村,早已不复存在:每一户都有孩子在城市工作、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交通也非常方便、资讯科技也相对发达。

这也是一个每个人都出报纸的年代,每一个人的私人报纸叫做面子书。记得2011年709大集会时,警方宣称派出350名专业摄影员,而在2012年428大集会时,更有抢摄影记者相机的“杰作”。他们忘了,现在每个人手上都有相机,在他们的手机里。路人甲拍到镇暴队把催泪弹打进同善医院的照片,与警察专业摄影师照的,在大众的目光中,一样重要。

媒体多元的时代、人人有面子书、人人是摄影记者的年代,旧政权的旧模式很难管用。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