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世代

Undi9

民主行动党是目前马来西亚政党当中,三代人的领袖梯队最为清楚的,1970年后出生的青年领袖世代最为完整的政党。对于一个政党而言,资深、中生代、青年世代的梯队清楚,将能确保政党的永续经营。一个只有年轻人的政党,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而犯上很多策略上的错误;一个没有年轻人的政党却肯定是个没有希望的政党。

巫统党员很多私底下都对行动党的青年领袖世代感到诧异,也对巫统无法给与年轻人参与领导的机会感到沮丧。

当像我这样年龄的巫统领袖只能在巫青团活跃,而马青团目前的好些领导的孩子们也将近可以投票的年龄!

在行动党20名票选中委当中,在1970年后出生者占了40%,这包括张健仁(砂州古晋区国会议员)、倪可敏(吡叻太平区国会议员)、潘俭伟(雪州八打灵北区国会议员)、哥宾星(雪州蒲种区国会议员)、陆兆福(森州芙蓉区国会议员)和我本身;张念群(柔佛古来区国会议员)和再里尔(槟城升旗山区国会议员)则是1980年代后出生。

行动党的领导层当中,有自草创期开始长跑的精神支柱,例如:很多人支持、加入行动党,是因为卡巴星和林吉祥的人格感召。

中生代领袖大多都有至少20年的从政和竞选经验。林冠英、曹观友、郭素沁、邓章钦、章锳、 倪可汉以及巫程豪医生,无论他们在各州政府或在野党,都是极具经验的一群;而陈国伟、古拉和方贵伦则是经验老到的家喻户晓的领袖。

相对于国阵政党,行动党的青年世代,不只参与中委会,更获得委以重任让他们边做边学,包括肩负全国组织秘书、全国宣传秘书、全国政治教育主任、法律局主任、国际事务主任等要职。

到了第十四届全国大选,1970年后出生的青年世代,会蜕变成为强大和历练的第三代领导人,而且他们绝大部分都至少担任过两届国会议员。

我认同曹观友同志的说法,我们不止有中委会台面上的青年世代,行动党最强的资产是,中委会的70后世代以外,还有一个80后的世代已经在社青团活跃,多名同志也在本届大选胜出。国内没有其他政党有80后世代的梯队。

青年领袖可以在党内获得重用,其中一个原因是复选选举制度鼓励互相提携。 这是我们的对手所不理解的。

 备注:本文刊登于2013年10月15日《火箭报》

Share this article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Related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