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雜貨店到大超市(1)-阵痛
- 16 July 2014
- Uncategorized
民主行动党在2008年从“杂货店”突然一夜之间成了“超级市场”,从赢得的席次与州政权的参与,到党员人数、支部数量的倍增,似乎都发生在一瞬间。自2008年以来,从一个被视为完全不可能有机会执政的“永远的反对党”,一方面在学习执政,另一方面则在努力争取更大的突破,边走边调整政治论述、定位和组织。
安顺补选败选之所以重要,因为这是自2005年7月希山慕丁举剑、巫统向右转9年来,非马来人、尤其华裔选票第一次大量回流国阵。同时,却又出现马来选民因为经济因素越来越不满巫统的趋势。
丘光耀说安顺补选是“战略宏大、错置时空,蓝海未开,红海先死。”我说,行动党如果不在这个时候尽全力建设全民中左政党,更待何时?
民主行动党的未来路线,应该选择在族群、宗教和皇室议题往中间、于经济议题向左走,以回应时代的挑战。转型的阵痛,我们要一起面对和承担。
民主行动党能否出埃及、穿越红海,不只为了本身的存亡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从在野党的位置,决定国家的政治议程与前途,从我们选择占据的位置与格局,决定对手的选项,进而决定结局。
伊斯兰党转型之痛
我在2001年民主行动党退出替代阵线时,决定要研究伊斯兰党,要了解这个党何以在选举成绩最辉煌的时刻,竟然选择退守政治立场的基本盘(伊斯兰国、伊斯兰刑事法),而不是全力争取和开拓新的政治空间(全民议题、全民政党)。
伊斯兰党在1999年大选因为安华事件而取得该党历史上最好的选举成绩,赢得27个国会议席,除了在原有的吉兰丹州大胜,也以巨大比例夺下登嘉楼。1999年是民主行动党最困顿的一年,林吉祥与卡巴星双双落败,士气低落。
历史竟然来到一个如此反讽的情境:民主行动党与伊斯兰党位置对调。2013年大选,是民主行动党空前的选举胜利,但伊斯兰党却面对马来选票没有增长,有些州属还面对支持率降低的困境。伊斯兰党很多领袖的感受,多少像1999年大选后民主行动党人的心情写照。当年很多行动党人认为,为了替阵,我们赔了夫人又折兵。此时此刻的伊斯兰党内,也有很强的一股保守声音,为了民联,伊斯兰党放弃了过去的立场。
那年,我遗憾伊斯兰党没有大格局,没有穿越红海带领大家寻找出路的恢宏视野。今天历史给民主行动党的功课是,潘永强所谓的行动党“盛世”,是否最终也像1999-2004年届的伊斯兰党,浪费了历史的契机。
Share this article
Related Articles


- 22 Sep 2023·
Harmonising ESG practices

- 16 Sep 2023·
𝗪𝗵𝗮𝘁 𝗜 𝘂𝗻𝗱𝗲𝗿𝘀𝘁𝗮𝗻𝗱 𝗮𝗯𝗼𝘂𝘁 𝘁𝗵𝗲 𝗵𝗶𝗴𝗵𝗲𝗿 𝗽𝘂𝗿𝗽𝗼𝘀𝗲 𝗼𝗳 𝗵𝗮𝗹𝗮𝗹 𝗶𝗻𝗱𝘂𝘀𝘁𝗿𝘆
Join Us
Let’s build the next wave together
To all Malaysians who created the GE14 miracle, keep fighting. We will be back stronger.